当窝阔台在1235年攻打南宋的时候,三路大军杀了过来,一路从陕入川,二路向襄阳和樊城扑去,三路进攻两淮。也就是西、中、东三路。从大面上来说,三线战事皆不利,但两淮情况较好一些,南宋完全顶住了。四川这边,虽然曹友闻等人非常拼命,但是实力差距太大,最终,曹友闻等人全部战死。而荆襄这边,有窝阔台的皇子阔出攻打,襄阳一线也是丢了个七七八八。

看起来,南宋命不久矣。可是,华夏民族,总是在关键时间会有关键人物出现。这一次,出来的人才叫孟珙,此人很猛。首先,在1236年,孟珙在江陵挫败了敌人南下的企图。其次,在1237年,在黄州打败了围攻的蒙古军队。第三,在1238年,孟珙展开了大反攻,成绩不俗,拿下了襄阳、随州、荆门等地。一时之间,孟珙成了南宋的最佳狙击者。

还没完,1239年,窝阔台的人杀到了重庆奉节,这是要从重庆杀到湖北。看清楚了敌人的企图,孟珙带人赶了过去,在奉节打败蒙古人,让蒙古人东去难上加难。蒙古人不甘心,从1240年起,想要打造战船,卷土重来。不过,在孟珙的安排下,偷袭放火,让窝阔台的人马无比狼狈。1241年,窝阔台死了。那时,蒙古偌大的家业,大汗死了,前线的人们无心恋战,各个皇子、皇弟、皇侄们,都开始惦记汗位之争了。

于是,在孟珙的带领下,反攻的号角开始吹响。这时,朝廷给他添了一个副手,名字叫余玠。这人有大才,他负责四川的收复工作。余玠一到四川,开始对四川的军事、政治、经济进行大改革,他做的最大贡献是:创建了一套非常适合四川的山城防御体系。这套体系有多牛?这样说吧,南宋朝廷倒了时,西边还有一些地点靠这防御体系在支撑着。

最关键的是,这一套体系下,在后面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这导致南宋生命的延续。简单来说,这一套山城防御体系,利用水路,将沿线各个城市连接了起来,在每一个关键的碍口,设置坚固的堡垒,一个地方被攻击,其它地方通过水路进行大力支援。请记住这两个人,孟珙、余玠,他们对南宋的作用很突出。可惜,孟珙影响力太大,皇帝有了疑心。

这就是宋朝皇帝的毛病,武将能力太大时就会限制,怕成为军阀,夺了江山。孟珙要接受一个降将范用吉(汉人),皇帝宋理宗多心了,于是,孟珙辞职了。辞职那一年是1246年,孟珙郁闷而死,年仅51岁。孟珙走了,过了七年,余玠被莫须有的罪名给贬了。这很气人,余玠愤慨满胸,最后竟然暴卒。据说,是有人下了毒。呜呼,两个如此出类拔萃的人,竟然有如此待遇。

从他们的死开始,南宋注定了会很快覆灭,因为皇帝脑袋里的水实在太多了。3、那一场关键的战役:钓鱼城之战。蒙古内部汗位的争夺,导致内部不稳,因此,从1241年到1257年,南宋还是渡过了一段太平的日子。而1258年开始,蒙古大汗蒙哥,发三路大军来攻打南宋,这是拖雷的儿子,是忽必烈的哥哥。哪三路大军呢?第一路大军仍然有陕入川,有蒙哥亲自带领;第二路继续攻打湖北鄂州,有忽必烈带领;第三路大军有兀良合台带领,从云南绕过来打广西。

三路中,最关键的战役,还是在蒙哥这边,他在攻打四川时,前期很猛,直到打到钓鱼城。钓鱼城在哪里?在如今重庆的合川城东5公里。当时是1259年,蒙哥手下有7万精锐,还有十万左右的投降军人,号称20万。而钓鱼城的主将,名字叫王坚,此人防守很有一套,当时能调配的人只有两万左右,不过还有十余万的百姓。战争开始了。

因为钓鱼城属于山城防御体系的上游城市,沿江而下,防御体系中的涪陵、万州、云阳等纷纷支援,于是,这仗打的就好看了。蒙古大军够努力了,竟然还攻击不下。两个多月后,看似,双方都有疲劳之意了,实则,蒙古大军更是熬不住了,因为他们里面很多人水土不服,还要面对瘟疫,粮食不足等情况。而王坚的人马动不动还搞个袭击。终于,蒙哥怒了,直接到钓鱼城下指挥。

很不巧,一个飞石打来,蒙哥应声而落,就此去了阎王殿。(也有人说瘟疫致死)总之,蒙哥汗死了。蒙古大汗死了,权力再次出现真空,蒙古的进攻态势暂缓,蒙古的战线开始收缩。而忽必烈开始返回漠北,他要争夺汗位。1260年,忽必烈继承了汗位,他开始了蒙古内部的整顿,攻打南宋,暂时放缓了。不过,我们需要记得这一场 战争:钓鱼城之战,它延续了南宋的生命。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超时空  动画  堡垒  太空  舰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