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沮授不及绍渡,为人所执,诣太祖,太祖厚待之。后谋还袁氏,见杀。对于沮授,曹操是努力争取的,即便是明知争取不到,也要表现出礼贤下士的做派,这与对待陈宫的方式颇有类似。沮授逃跑,曹操就不客气了,大家都看到了哈,我对他仁至义尽,他还要逃跑,这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其实,曹操帐下的超级智囊已经够多了,荀彧、郭嘉、荀攸、程昱等人,哪一个也不比沮授差,曹操还真不缺他沮授这一号人物。

关羽乃“万人敌”,又心怀忠义。曹操极力争取关羽未果,纵之归刘。关羽被演义神话了,华雄、文丑、车胄、蔡阳等人,都不是关羽斩杀的。然而,正史上的关羽,是不折不扣的“万人敌”,阵斩颜良、水淹七军甚至刮骨疗毒,都是三国时期天花板级别的战力表现,称关羽为三国战神,毫不为过!公元200年,刘备袭杀车胄后,曹操率大军征讨。

刘备败逃袁绍,关羽被曹操生擒。此前,刘备、关羽、张飞依附曹操时,曹操就深爱关羽的人才,因此,在关羽被擒后,曹操对关羽格外高看,任命为偏将军,并处处优待,赠送金银珠宝以笼络其心,甚至答应并允许他以后去寻找刘备。《三国志·关羽传》: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演义中,曹操派张辽去探听关羽的态度,这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

关羽对张辽说,我深知曹丞相对我的厚爱,但是我与刘备誓同生死,不能背信弃义,我是坚决不会留下的,但为了报答曹丞相的厚意,我必须立下功劳,才能离开。曹操听了张辽转述的原话后,对关羽大加赞赏,称之为“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因此,曹操更加高看关羽,还教育麾下诸将要向关于学习。白马坡一战,关羽在乱战中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过去,于万军之中将颜良亲手斩杀。

关羽这种阵斩敌帅的神勇表现,无出其右,似乎只有张辽的阵斩蹋顿能够相提并论。《三国志·关羽传》: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鉴于关羽的辉煌战绩,曹操对他更加厚待,想尽一切办法挽留。但关羽封金挂印,留书告辞,向袁绍方向奔去。曹营诸将很多人都想追而杀之,但曹操因与关羽有言在先,不能失信,所以制止了诸将。

曹操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演义中,曹操为争取关羽下了血本;而历史上,曹操为争取关羽也做了诸多方面的工作。关羽的武力,在曹营绝大部分武将之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超级猛将;对于这样的人才,曹操是费尽了心思想要留住。然而,对于个别人才的得失,曹操更看重信誉,因此,曹操最终纵虎归山。但事实证明,这是曹操一生中较为致命的一个错误,关羽水淹七军后,曹操被逼到几乎想要迁都。

赵云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他与曹操没有任何交集!曹操之于赵云,无任何想法!赵云在演义中也被神话了,被塑造成了常胜将军、无双赵子龙。长坂坡一战,曹操在景山顶上看到赵云后,说道“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然后下令并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汉水之战,曹操在高处望见赵云后,说道“昔日当阳长坂英雄尚在”,然后传令各处,“赵云所到之处,不许轻敌。

”其实,历史上的赵云,确实很强,长坂坡、截江夺斗、汉水之战等,都是史实,只不过不想演义中那么神乎其神罢了。比如长坂坡一战,史料中记载如下:《三国志·赵云传》: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此外,赵云也是一位深明大义的智将,比如拒绝赵范为寡嫂的求婚,极力劝阻刘备伐吴等,也都是史实。

因此,赵云称得上智勇兼备,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然而,在正史上,曹操与赵云从未有任何交集,曹操也从未表现出来对于赵云有任何想法!结语:1.曹操争取太史慈,是想挖墙脚。曹操对于吕布、陈宫,绝无争取之心,斩之是唯一选择。曹操对于沮授,曾努力争取,但有作秀成分,最终还是将沮授斩杀。曹操对于赵云,从未发表任何看法。

曹魏名将张辽是如何一战斩杀太史慈的?张辽最终的结局如何?

三国关公战唐朝秦琼是一出好戏,都清楚是出戏,看看热闹就行了,没人会去计较;张文远斩杀太史慈也是一出戏,是罗贯中特意安排的,但久而久之,许多人却当真了。历史上的张辽与太史慈没有战到一起,但两人的结局却是很相似。史料记载,二人都是因病而亡,老罗都安排他们被箭射死。这好理解,二人因病身亡在先,老罗安排在后,就老罗移花接木的本事,把他二人都安排成被箭射死很简单,不算巧合,也不犯难。

但是否还有深意呢?01太史慈之死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卒,享年四十一岁。这就是史料关于太史慈死亡的记载。太史慈也算是江东数一数二的猛将,其死亡的情况没有更多的史料记载,据此分析,可能是病逝。临亡之时,太史慈叹息道:“大丈夫生在世上,应当持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

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身先亡。“其子太史亨嗣任,历任尚书、吴郡太守,官至越骑校尉。太史慈壮志未酬身先死,令孙权十分痛惜。在《三国演义里》,罗先生不忍心一世英雄如此寂寥的死去,就安排太史慈与曹操的五子良将之首张辽大战了一场。建安十三年(208年),在太史慈病逝两年后,孙权与张辽在合肥大战一场,老罗安排太史慈与张辽单挑,大战七十回合不分胜负。

随后,太史慈献“里应外合”之计,不料被张辽识破,将计就计,引诱太史慈入城,乱箭将他射死。老罗本想让太史慈再表现一下,却画蛇添足,让太史慈丢了丑,不太高明。无论史料还是演义,太史慈之死都没有许多品味的地方,比较枯燥。02张辽之死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人冲击孙权十万大军,一直打到了孙权主帅旗下,令孙权闻风丧胆,披靡溃败。

后又以七千之众,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差点活捉了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就连小孩夜哭,也用张辽来吓唬孩子。”张辽止啼“,也成为了民间经典传奇。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再次向曹丕称臣。张辽奉命还屯雍丘,却在这时得病。曹丕派遣侍中刘晔带着太医前来为其医珍,并令虎贲卫士们往来传达张辽病况,询问病情的使者经常在路上遇见。

梁章钜《三国志旁证》中提到:“汉朝位居三公得病,皇帝才派遣侍中、黄门问病。张辽并没有位列三公,而曹丕遣侍中问疾,可见受魏文帝宠爱的程度。”张辽久未病愈,曹丕派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行营,车驾亲临,握着张辽的手,赐给他御衣,太官每天都来送御膳。病情好转后,张辽便返回屯军驻地。此时,孙权再度反叛,曹丕派遣张辽乘舟,与曹休到海陵临江驻防。

孙权得知张辽至此,甚为忌惮,对诸将说:“张辽虽然抱病,但仍然勇不可当,诸位千万要谨慎在意。”这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张辽与诸将一起,大破吴将吕范。但他的病情却日益加重,最后病逝江都。曹丕为之流涕,谥号曰刚侯。其子张虎嗣任其爵。03张辽大战太史慈《三国演义》不仅安排张辽与太史慈大战了七十回合,张辽用计射杀太史慈,还安排了张辽也被东吴将领丁奉射杀。

张辽跟随曹丕以大船征伐江东,被东吴徐盛击败。曹丕登岸逃亡时,吴将丁奉从岸边杀来。张辽为保护曹丕上前迎敌,却被丁奉以箭射中腰部,回营后不治身亡,曹丕厚葬之。罗先生之所以这么描写,恐怕不是随意为之,或许有其用意,就像演义里其他故事一样,都是经过精心构思的。在豹眼看来,张辽与太史慈的人生,有许多相似之处。演义把他们安排在一起,添加一些故事,就是要引起读者的兴趣,给与他们更多的关注。

然后去比较他们的人生经历,品味、思考人生所应该尊崇的道义。说一点与太史慈相关的、有趣的桥段吧。曹操听说太史慈是忠义双全、有勇有谋的猛将,就打起了他的主意。于是,给太史慈写了一封信,以箧筐封存好,内无别物,只是放了少量当归。太史慈是东莱郡黄县人,辗转来到江南。曹操的意思是想告知他,归来吧,漂泊天涯的游子,归顺朝廷,回归故乡。

可见曹操对他也十分器重。看看人家老曹挖个墙角,都搞得这么高大上,文绉绉的,不愧是文学青年。太史慈病逝后,孙权十分悲伤,对其子厚待有加,可以说孙权对待太史慈不薄。上面已经介绍了张辽患病,曹丕日夜牵挂,遣医问疾,十分上心。人都是有情感的,包括帝王。有时候也不能仅仅以帝王之术、笼络人心来看待君臣相得。利益固然重要,但有时候,情感却是最有效的手段。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太史慈  单挑  166  图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