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贾诩是正儿八经的董卓嫡系。当时李傕想着要逃走,被贾诩给阻止了,他告诉这些人,如果逃亡只有被诛杀的份,倒不如打回长安再说。赤壁之战前,贾诩曾提出过一个建议。第二,李儒本身乃是皇帝的禁卫军统领。那么,采纳贾诩之策,确实能提前完成统一吗?赤壁之战前有利的形势:威名远著、军势既大降服刘琮后,曹操的形势极为有利。

假如曹操听了贾诩建议不打赤壁,曹操能否一统天下?

假如曹操听了贾诩建议不打赤壁,曹操能否一统天下

赤壁之战前,贾诩曾提出过一个建议。贾诩提出:曹操破袁氏,定荆州,威名远扬,军势鼎盛;现在如果先在安抚荆州百姓,使民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也就是说,暂缓东下,先安定荆州全境,巩固占领地区,进行战略休整,安定内部,训练水师,然后再图取江东。然而,曹操未作采纳,急切发起赤壁之战,最终失败,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那么,采纳贾诩之策,确实能提前完成统一吗?赤壁之战前有利的形势:威名远著、军势既大降服刘琮后,曹操的形势极为有利。原本,刘备企图撤到江陵,继续领导荆州地区的抗曹斗争。然而,长坂坡大败后,刘备改变路径,逃到了长江南岸的樊口(今湖北鄂城东北)。曹军占领江陵后,长江以南的荆南四郡也降服了曹操。荆州全境,除江夏部分地区外,全部降服于曹操。

原属刘表的兵马、粮草、物资,全部完好地交到了曹操手中!尤其是刘表水军的投降,使曹军的水军力量大增。要知道,此前,刘表的水军虽屡为孙策、周瑜所败,但仍能与之抗衡,阻遏江东军,使江东军数年西进未夺一城。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也正朝着有利于曹操的方向发展。西北方向,曹操征荆州之前,已经以允许马超留在关中统领部曲为交换,换取马腾全家到许都做官,充当人质了。

西南方向,西川刘璋慑于曹公之威,在曹操征讨荆州过程中,也开始接受曹操征调兵役、力役的命令,接连派使者致敬,并主动派叟兵300和杂御物前来支持曹操。即便是在江东地区,张昭等大族也主张归顺,积极主站的,只有周瑜、鲁肃、程普等军队主战派。显然,随着曹操迅速平定刘琮,形势正朝着有利于曹操的方向发展。隐患然而,隐患也是不容忽视的。

曹操当年七月开始集结部队,九月就接受了刘琮投降,击败刘备,历时只3个月。战果虽然辉煌,但实际上,直接控制的只有襄樊、江陵两个要点,其余地区都只是接受了刘表部的投降,并没有直接控制,形势未稳。而且,荆州是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被迫投降的,除了一些铁杆主降派外,人心并未归附。而手下这支连胜之师,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不到1年前,曹军还在北部边境与乌桓作战,如今,迅速运动到了长江边作战。显然,巨大的环境差异,水土不服,很可能会出现健康问题,而高度聚集的军队,又很可能会引发流行病,导致战斗力的下滑。显然,初定的荆州,需要时间来稳固;未定的人心,需要时间来安抚;水土不服的军队,需要时间来适应环境···曹操的一贯策略:深根固本 分化瓦解在曹操平定北方的作战中,对于类似的情形,曹操集团的一贯策略正与贾诩的建议类似。

与吕布争夺兖州时,情况困难,正逢陶谦去世。曹操要急攻徐州,被程昱制止,最后采纳了“深根固本”的策略,慢慢来。官渡之战后,曹操集团先后考虑过攻打江东、荆州、河北,但最后在荀彧的建议下,曹操集团暂时取消了大规模用兵,花半年的时间稳定曹占区,击败骚扰后方的刘备,渡过粮食危机后才开始一心一意进取河北。“深根固本”,是曹操集团一贯的风格。

而在对付敌人联合的情况时,曹操集团的做法也一贯是先分化、瓦解,再各个击破。刘备、吕布在徐州联合时,曹操就离间、分化,待吕刘反目后,才联合刘备,进击吕布。曹操第一次进攻邺城时,袁谭、袁尚放下分歧,联兵抵抗。曹操遂采取郭嘉“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的方略,暂时退兵,等到二袁相争才再次用兵。袁尚、袁熙投靠公孙康后,曹操再次采纳郭嘉之策,留着不打,回军。

结果,一回军,公孙康就献来了二袁人头。显然,按照曹操一贯的风格,此时也不会急切发起对江东的作战。稳定荆州、安抚人心,“深根固本”,以“旧楚之饶”为稳固的东进基地。而分化、瓦解的空间也很大。江东主张投降的大有人在,只是因孙权力排众议,江东才选择了联刘抗曹。同时,江东的主战派领袖周瑜等人与刘备、刘琦也并非彼此完全信任。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长沙  贾诩  皇帝  重点  利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