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原本有给关羽配副将的意图,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马超。那么,刘备为什么不让他们给关羽当副将呢?这是因为关羽太过于自傲,根本就不愿意有人来制约他,不愿意刘备给他配副将。如果发生什么意外,关羽就鞭长莫及,无法应对。因此刘备、诸葛亮一看关羽的态度,也就不再提给关羽派副将的事情了。

关羽真的配称“武圣”吗?你认为三国中谁配得上?

关羽真的配称“武圣”吗你认为三国中谁配得上

关羽确实被后世尊为"武圣",立武庙"关公庙"。假如有人不服,从三国中另选他人,可是难啊!且不说《三国演义》熟读春秋丶温酒斩华雄丶快马杀颜文丶千里走单骑丶华容道上捉放曹丶水淹七军的神勇威武丶义薄云天的关云长;就是正史,关羽也是少有的万人敌,曾让一代枭雄的曹操都为之上马金丶下马银丶赠美人丶送宝马丶官封汉寿亭侯,死后一体三分葬三国的独有礼遇,都是三国同时代文武名人所罕见的。

三国可谓是英雄辈出丶豪杰荟萃,如吕布单挑十八路诸侯丶孙坚神勇登城楼丶马超奋勇追杀曹操丶张飞喝断当灞桥丶赵子龙长板坡七进七纵丶周瑜火烧赤壁等等,当都是零星片断,更有吕丶孙丶周某等半途而废丶过早殒落。而唯有关云长,自桃园结义,忠义汉室,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数十年如一日,熟读春秋,忠义立身,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为刘备和匡扶汉室,一直奋战到花甲之年丶身首分离之时。关云长集文韬武略丶忠义神勇于一身,连曹操五良将都感慨钦服,被汉庭正式封为寿亭侯,死时三国元首都共同给于厚葬,出现了闻所未闻的三国葬礼"头枕许昌丶身伏江南丶衣冠汉川"。关羽死也无憾了!正是关羽铁马金戈的壮丽篇章,关羽的神勇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经《三国评话》和《三国演义》等推波逐澜,关羽的忠义神勇的形象日益走进千家万户。

如果给关羽选个副将,以弥补关羽的缺点,刘备可能选谁?为什么

如果给关羽选个副将,以弥补关羽的缺点,刘备可能选谁为什么

关羽是刘备手下军事能力最强的武将,他文武双全,骁勇善战。既能冲锋陷阵,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又能运筹帷幄,水淹七军,取得威震华夏的战果。但是,关羽这个人也有他的毛病,在史书上可以看到对他的评价,“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正是这个刚而自矜的毛病,使得他和部下的官员关系处得不好,矛盾重重。这些矛盾在关键的时刻发作起来,造成了关羽的失败。

在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他虽然取得了水淹七军的胜利,可是,由于他的胜利,使得孙权更加不安,孙权决定出兵袭取荆州。当时,守卫关羽后方的两个最重要的重镇公安和江陵的将领,分别是傅士仁和糜芳。这两个人虽然是刘备的老部下,糜芳还是刘备的亲戚。可是他们由于和关羽长期存在矛盾,干脆投降了孙权。这使得关羽手下将士家眷所在地落入东吴的手中。

吕蒙又善待这些家属,关羽的手下听说之后,失去了战心,纷纷离散。这使得关羽势穷,只得西保麦城,不久在突围逃亡西川的途中被东吴伏兵所擒杀。我们可以看到,关羽的失败是由于他自己对局势判断错误,和自己本身的性格缺陷造成的。他自己独自镇守荆州,由于没有制约,使得他高傲的脾气更是登峰造极。这使得他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手下众叛亲离,走向了失败。

那么,刘备在关羽失败上又要负有多大的责任呢?首先是对东吴夺取荆州的决心估计不足。刘备不明白孙权为了自己的战略安全,必须夺取荆州的迫切性。他认为,在经过湘水之争后,双方平分荆州,孙权应该满足了。因此,对东吴夺取荆州的军事行动毫无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多次抽调荆州的精兵强将入川,没有给关羽配备得力的助手也是关羽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由于荆州只留下关羽一员上将,所以如果发生战争,关羽只能亲自上阵。如果发生什么意外,关羽就鞭长莫及,无法应对。刘备留下的傅士仁、糜芳和潘濬这些人员虽然对刘备的怀有忠心,但是无法应对突发的严重军事情况。在东吴对荆州突然袭击的情况下,这些人只有束手投降了。因此,如果刘备为关羽配备了合适的副将,那么荆州的情况就可能会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那么,我们看,派谁担任关羽的副将比较合适呢?从刘备的部下来看,有两个人比较合适。第一个是张飞。张飞作为关羽的副将是最合适的人选。首先,张飞和关羽的关系最好,在刘备起兵的时候三人就在一起。史书说刘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如兄弟。关羽对那些部下自傲,在很大程度上是摆老资格,可是在张飞的面前,关羽的谱就摆不起来了。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关羽  副将  放置  三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