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我们也看到,普鲁士作为战争的发起者和最终的胜利者,不仅维护了自己的统治,并且将其王朝和统治范围扩大,从地方诸侯升级为德意志帝国,普鲁士国王升级为德意志皇帝,这就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这样的统一对德国后来有什么影响?其实很容易就看出来,德国的主要统治阶级是容克贵族阶级,而这个阶级主要由大地主、职业军人和贵族组成。

容克贵族阶级尽管也在资本主义浪潮下摇身一变成为资产阶级新贵,但接受大量传统教育的他们在政治方面属于极端的保守主义,主张君主专制,崇尚武力,赞成对农业采取保护主义,也就是说,尽管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德国的统一,而德国的统一又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但本质上资本主义还是在为容克地主阶级服务,德国本质上来讲依然是个封建国家。

此后的德国尽管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世界排名不断蹿升,大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左右德国历史走向,但德国国内依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其中最为强大的德国国内的大地主们,他们被称为容克地主阶级,是普鲁士和德意志各邦在19世纪下半叶联合后反动势力的支柱,是德国军国主义政策的主要支持者。

容克地主阶级拥有大量土地,主要以出口农作物谋利,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经常向德国政府施加自己的影响,促使德国政府不断提高进口关税,导致德国与美国、俄国等国不断爆发贸易冲突,关系不断恶化。同时随着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垄断资产阶级开始出现,他们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压榨无产阶级,开始与容克地主阶级相勾结,涌现大批垄断组织“卡特尔”。

此外,容克地主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的结合使德国帝国主义特别富于对外侵略性。在国内阶级矛盾和市场问题十分尖锐的条件下,德国地主资产阶级为了转移人民视线,开始同英法帝国主义争夺"阳光下的地盘",积极地投入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并最早走上了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最终接连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将自己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从鸦片战争失败至甲午战争,50多年时间,清王朝有哪些变化?

从鸦片战争失败至甲午战争,50多年时间,清王朝有哪些变化

鸦片战争---林则徐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仅仅是割让了对于自身来说不轻不重的香港岛,赔了2100万银元而已,根本没有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清醒,仍然坐井观天不思进取。只有极少数像林则徐、魏源等最早接触西方坚船利炮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西方的强大,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但普遍处于蒙昧中的上层统治者来说,是不可能付诸实施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李鸿章 曾国藩:洋务运动(经济工业化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王朝再次战败,都城沦陷,皇帝外逃,圆明园被烧,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加上国内太平天国运动,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大半个中国,给清政府沉重打击,这时候的清政府才开始放下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思想,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才把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付诸实践,开启了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清政府开始向西方学习,但是这次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仍然局限在技术领域,“中体西用”仍然没有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

甲午中日战争---康有为 梁启超:戊戌变法(政治民主化开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再次战败,一个曾经的附属国小日本居然把偌大的宗主国大清王朝打败了,清政府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败得如此之惨,辛辛苦苦经营三十多年的洋务企业、三大海军、几十艘现代化战舰一夜之间全部灰飞烟灭。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被割占、赔款2亿两白银,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直接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样的耻辱彻底让清政府改变了对自身的评价,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反思中国自身制度存在的缺陷,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就是戊戌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河,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除了列强的原因外,清朝又该负怎样的责任?

清朝负失败责任。自己被别人欺负说侵略者多么狠毒什么用都没有。说了半天,他们也不会良心发现。(1)清朝的“儒家化”做得很好,但显然没有学到精髓,因此,常常自己制造“不团结”,无法依靠国家的整体实现自强清朝虽然是少数民族掌权,但“儒家化”相对成功。古代中国思想是以“文化”划归是否是中国人。你在文化上认同“思想”,久而久之就获得认同。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王朝  战争  三次  德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