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到i,每相邻两个音中,后面的比前面的高。例如2比1高,3比2高,4比3高,……,i比7高。不要以为你会按拼音读出1234567i这八个音你就会唱这八个音了。“会唱”的标准是你在发这八个音时,每相邻两个音之间的音高距离保持正确。记得我上初一时,每堂音乐课开头,老师都要弹着风琴,让我们反复练唱1 2 3 4 5 6 7 i---i 7 6 5 4 3 2 1---这其实就是在让我们熟悉并掌握这八个音的相对音高。

然后再依靠乐器反复练习1 3 5 i---, i 5 3 1---等等。逐步做到能根据一段乐句第一个音的发音,立即准确地发出其它较高或较低的音。我不知道,练准这八个音的音高,除了依靠乐器,还有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如i比1高八度,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

在简谱左上角标着的如1=C的记号称为调号。调号是用以确定歌曲、乐曲(或调子)高度的定音记号。1=C的意思是:1(do)的音高等同于乐器键盘中的C音。显然1=D的意思是:1(do)的音高等同于乐器键盘中的D音,等等。唱好一首歌,起音的高矮非常关键。起音唱高了,歌曲的最高音就可能唱不上去;起音唱矮了,歌曲的最低音就可能唱不下去。

防止偏高偏矮的最佳办法是根据调号利用乐器定音高。最简单的方法是先找出歌曲的最高音,并据此定出歌曲开头音符的音高。例如,歌曲《夕阳红》全曲最高音为i,开头音符为5,那就用最高的嗓门先唱i,接着唱7,6,5, 这时的5的音高就是这首歌起音的合适的高度。第二,应明白音长是怎样表示的,并熟练地掌握它。音的长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

在音符后面加几条横线就表示这音符的音长延长几倍,如1---表示1延长三倍,即1---的音长是1的四倍。如想将一个音符的音长延长一半怎么表示?只要在该音符后加一个附点。如1·的音长是1的1.5倍。如想将一个音符的音长缩短一半怎么表示?只要在该音符下面加一条横线,例如1 的音长是1 的音长的一半,2 的音长是2 的音长的一半。

这就是说下面有一条横线的音符,音长只有原来的二分之一。类似地,下面有两条横线的音符,音长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下面有三条横线的音符,音长只有原来的八分之一,等等。我们把没有音长延长或缩短标记的音符叫做四分音符,例如1,2,3等都是四分音符。而把象1-,1---这样的音符分别叫做二分音符和全音符;把下面有一条横线的音符1 叫做八分音符,下面有两条横线的音符叫做十六分音符等。

第三,应明白简谱是怎样表示休止的。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休止符0的个数或在0的右面加附点,或在0的下面加横线,但不在0的后面加横线。第四,应学会和坚持打拍子。在歌曲简谱的左上方有一个分数叫做拍号,如2/4读作四二拍子,其分母4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分子2表示每小节(即简谱中相邻两竖线间的部分)为两拍。

拍号还有4/4,3/4,3/8等等,其表示的意思也是这样。拍子,是音乐时间的基本单位。当我们用手从某个高度敲下去,再提上来回到原位时就形成一拍子。敲下去是前半拍,提上来是后半拍。在每首具体乐曲里,相邻两个拍子开始之间的时间距离,或者说每拍的时间值都是相等的,但各拍的轻重程度有强有弱,并不相同。当轻重的交替具有某种规律的时候,就构成了节拍。

对联中“仄”和“平"的区别是什么?

对联中“仄”和“平

"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对联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它有两层意思:一是上下词词性一致;二是上下字平仄相对,整副对联的平仄布局协调。只有这样读上去才会洋洋盈耳,抑扬顿挫。 无论意境怎么融入,词语怎么华丽,如果平仄不分,就是一副不合格对联。 现在我们在网上对对联是一种很好的文化娱乐活动。

一个出联,大家响应,有道是:字字珠玉、铺锦列绣、梦笔生花、花团锦簇、扬葩振藻、月章星句、鸿笔丽藻。很多出联者文化底蕴深厚,出联平仄非常有讲究,均依规则。像七言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当然也有个别的出联者没按这个规则,出联平仄乱码,应对者就不好对了,就算对上去也会显得乱七八糟。

下面我们来欣赏《西游记》里的一副对联:千株翠竹摇禅榻;(平平仄仄平平仄) 万种青山映佛门。(仄仄平平仄仄平)漂亮吧。什么是平仄?平,平直舒坦;仄,曲折倾斜。平仄遇到比较麻烦的事就是有些字在新韵和古韵里不一致,如"白"在新韵里平音,而在古韵里为仄音;"溶"在新韵里为平音,在古韵里可仄可平。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出联者大都会支持用古韵出联,所以我们必须对古韵平仄有所了解。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弹弹  看风  萌新  必备  界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