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巴第所有的自由人都有义务根据自己的财富状况,提供自己的装备加入军队。且在伦巴地军队中,马匹甚至比法兰克军队还要重要,许多战斗都是由骑兵为主要力量来完成的。他们中的重骑兵,很可能是西欧装备最好的,拥有精良的骑兵武器,头盔,锁子甲以及完善的腿甲。装备上他们受阿瓦尔骑兵影响很大,但不同的是他们的骑兵完全不使用弓箭——在他们看来,使用弓箭纯粹是步兵的事情。

当然,骑兵有了老师之后,还得有战马。根据拜占庭史学家的记载,法兰克人有诸多的马匹,本地马匹的价格并不高,仅相当于一柄带剑鞘的剑,或是一头牛,或是一柄矛与盾牌。但同时,该历史学家也记录,这些马匹用来作战并不合适,个头也不如拜占庭帝国的小亚细亚或色雷斯地区的战马,因此本地人大量使用他们用来耕种。法兰克人优秀战马数量不足这个缺点,在原产于摩洛哥至突尼斯地中海沿岸的柏布马大量引进之后,得到很大改观。

这种马在马的品种培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它们最早从北非进入欧洲时,曾被错误的当做“阿拉伯马”。但实际上,真正的阿拉伯马在穆斯林帝国的也门与阿曼这些地区。柏布马比阿拉伯马强壮,一样拥有良好的耐力,但是不如阿拉伯马动作轻快活泼。这些强壮的战马较之前法兰克地区的本地马种优秀得多,骑士们骑乘这样的马匹可以穿戴更重的铠甲,可以较为顺利进行骑兵冲击作战,这使得法兰克王国“真正”出现成规模的专业化冲击型重骑兵。

加上之前诸如境内阿兰人的影响,以及对手或敌人诸如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同时代强势骑兵的压力。进入8世纪中期之后的加洛林王朝时代,法兰克王国重骑兵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到了9世纪晚期“秃头查理”时代,甚至所有买得起马的法兰克战士都被要求骑马出征。公元891年之后,几乎很难看到只能步行的法兰克战士了。就这样,法兰克军队从步兵完成了向重骑兵的转变,以至于后来拜占庭帝国把所有西欧来的重装骑兵都叫做法兰克人。

历史上的八旗军是骑兵还是骑马重步兵?有何依据?

八旗军并非是某一个特殊兵种,而是一支混合部队,其中包含了步兵、骑兵和火器部队。八旗军分为正镶黄白蓝红八个旗,定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旗。最早的四旗(1601年只有四旗)仅有建州女真一部,1615年基本统一女真各部之后,扩充为八旗。八旗的军人特色是重装步骑,尤其以重步为主。这也是因为建州女真多生活在长白山南,属于渔猎部落,因此以步弓手和重步兵出众。

在吞并海西女真的叶赫部后,八旗获得了大量的重骑兵。当时叶赫部首领曾说道:“我畏奴步,奴畏我骑,力相抗也,技相敌也。”萨尔浒之战后,后金大举进攻辽东,当时在辽东考察的熊廷弼就曾说过八旗军多重步骑,披精铁甲,凡刀枪和三眼铳一类的武器都难以伤到八旗军。就是明军最先进的鸟铳,也不足以击破八旗军的重甲。包括在《满文老档》中,也有对八旗军作战的描述:“八固山合一路而行,节次不乱。

军士禁喧哗,行伍禁纷杂, 当兵刃相接之际,披重铠执利刃者,令为前锋。披短甲即两截甲也善射者, 自后冲击。精兵立于别地观望,勿令下马,势有不及处, 即接应之。预画胜负谋略,战无不胜,克城放敌之后,功罪皆当其实,有罪者即至亲不贳,必以法治, 有功者即仇敌不遗,必加升赏。 ”确切来说,后人一直津津乐道的八旗骑射,反倒不是八旗军的特长。

一直到后金逐步吞并蒙古以后,骑射在八旗军中的地位才开始提高。而且八旗军也不都是满人,在获得了大量汉军俘虏和降军以及蒙古降军后,后金建立了蒙八旗和汉八旗,只是总体数量加起来也不足满八旗人多。各旗有军营、前锋营、骁骑营、健锐营和步军营等常规伍,司禁卫、云梯和布阵等职。另外,设立了相礼营、虎枪营、火器营等特殊营伍,演习摔跤、射箭、刺虎和操练检枪等。

射人先射马。步兵对阵骑兵,实际是射人,为什么不射马或砍马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事实上步兵会选择射人,而不是马。古代战场马存活率很高。不要说舍不得杀战马,残酷无情的古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瞬间而已!你还有这个心思讲究?到底为啥不射马?先设置一个古代战场。①对阵双方☞ 步兵/弓箭手 PK 骑兵②适合战场☞ 开阔平原③时代背景☞ 赵武灵王之后,火器之前说明☞ 古代战马经过专业训练,普通马不能上沙场。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骑兵  步兵  基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