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九年(1421),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此行主要任务就是开展对外贸易。在祖法儿国,国王谕示全国百姓把自己的货物拿出来贩卖,全国上下热火朝天地加入了这个超级大集市。他们用乳香、血竭、芦荟、没药、苏合油、安息香、木别子等,换得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  在对外贸易中,郑和执行的是明成祖“厚往薄来”方针。《明太祖实录》记载:“上谓中书省臣曰:‘西洋琐里,世称远番,涉海而来,难计年月。

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薄来可也。’”明成祖完全继承了这一方针,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郑和七下西洋对外贸易中,执行“厚往薄来”方针,没有实行互惠互利的贸易准则,而只是部分地平等互利。在贸易活动中,常常所出者数十万,所取不及一二。这种严重违背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行为,以牺牲本国利益换取别国信任,当然不符合现代国家理念,但在当时确实起到了睦邻友好的作用。

  郑和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对汉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尤其是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远超前者。有学者认为,郑和“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以苏州为中心的官营丝绸业的发展,改善了海外人民的穿衣问题,也促进了东南亚国家丝织品工业的发展。郑和下西洋使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把中国和亚非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16年,我曾到过以“日出万匹,衣被天下”而闻名的苏州盛泽镇。盛泽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绸都,丝绸价格的波动影响全球的丝绸价格波动。当地人告诉我们,盛泽丝绸业的兴盛也得益于郑和的“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从苏州太仓起锚,带到海外的主要商品就是盛泽的丝绸。从明代开始,盛泽的丝绸贸易日趋繁阜,形成了“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的盛况。

明末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描绘当时的盛泽是:“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可以说,没有郑和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没有盛泽丝绸业的繁荣。  郑和下西洋,还特别关心各国民生和百姓福祉。

郑和每到一国,都要开掘许多井,汲取井水,以供当地人民饮用。并分送耕具给当地人民,教他们灌溉和耕耘。在占城(越南),郑和教导农民栽种三季水稻,从此占城以产米著称,成为一个富庶之国。此外,郑和又将带去的中国药物种子,教他们从事栽植。占城是沿海国家,一旦水涨,民居常被淹没。郑和教他们造屋的方法,屋下用硬木做成四个脚,距离地面约一丈,即使水涨,也不会被淹没。

这种方法后来被东南亚沿海国家纷纷效仿,从此再无水淹之患,又无潮湿之弊。他还教会占城人如何铸钱、制造豆腐,教会暹罗(泰国)伐木、制作陶器、海水晒盐、开井、开梯田、织绸……  郑和的船队中还带有若干名医士和两名稳婆(接生婆),除了保障船队人员的医疗保健外,每到一处,都要设帐施诊给药,为当地土人治病、接生。

郑和的船队贮藏中药及成药极多,他到处搭棚为当地人民治病,不但不收诊金,反赠以对症的药物。南洋华人积习成风,至今还有许多施诊所,以及纯粹中医的医院。  郑和七下西洋,实际上是和平之旅、亲善之旅、贸易之旅、科技之旅、文化之旅。他与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给所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海内外人民景仰他七下西洋的壮举,怀念他为中外交流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纷纷为他塑像、建庙、立碑。

在国内多地和东南亚各国,都有以郑和或三宝(三保)命名的建筑和地名。  五  七下西洋是郑和海洋思想的集中体现和重要实践。  在中国古代,很少有人像朱棣与郑和这样,具有清醒的海洋意识和先进的海权思想。朱棣与郑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海洋与国家主权、安全和富强联系在一起的海权战略思想家。朱棣一再强调黑龙江入海口是“锁钥之地”,并派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公开主张捍卫国家海洋主权。  在明成祖死后,当朝中大臣们向明仁宗进谏,要求废船队、绝海洋的时候,郑和慷慨激昂地向仁宗陈述:“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伏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郑和这段话,体现出先进的海权思想,即使放在今天也不过时。

他看到了海洋对国家安全所构成的潜在威胁,强调了控制海洋对国家的重要性,大声疾呼要求保留船队。  六  自明成祖死后,大规模下西洋活动就停止了。直到宣德五年(1430),郑和与王景弘再度领命,以60岁的高龄,率队出使西洋十七国。这是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他的生命也结束在苍茫的大海上。  耐人寻味的是,在这次下西洋之前,郑和不但整修沿途的天妃庙宇,而且特地制作了两块石碑,分别放置在太仓刘家港和福建长乐南山港。

在这两块石碑上,郑和完整记录了前六次出航的经过和主要事迹。这个不同寻常的举动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郑和这次出使西洋十七国的使命,是要向各国宣布明宣宗继统皇位的消息,并宣布宣宗将继续实行永乐年间的外交政策,同时要协调解决暹罗和满剌加两国之间的纠纷。宣德八年(1433)三月十一日,船队到达古里。返航途中,郑和积劳成疾,病逝在风雨飘摇的海上,终年62岁。

  如同英国诗人济慈所说,他“把名字写在水上”。这位老航海家,最终与他挚爱的大海融为一体,永远地长眠在他开辟的和平道路上。  七  郑和逝世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并没有客观、公正、科学的认识。尤其在明代,朝廷大臣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七下西洋给帝国财政造成的巨大负担,以及其他负面影响。

所以,如此大规模航海行动的资料却鲜见于各种典籍。就连《明史》中的《郑和传》,也只有区区数百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和航海壮举日益显示其耀眼的光辉。1904年,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发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第一次郑重为郑和立传,为郑和正名。“刑余界中,前有司马迁,后有郑和,皆国史之光也!”并发出“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的感叹。

我认为,对如此长时间、大规模、高密度的航海行动,其功过得失进行具体分析和科学评价,是完全应当的。但是,在郑和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的科学探索精神,清醒而先进的海权思想,特别是“四海一家”“共享太平”的和平外交思想,却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西安晚报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舰队  礼券  第一  商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