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率部在瑞武路附近游荡和捕拿战机,期间连续打掉了两个日军辎重中队。在德安县城,他还邂逅了第18军军长黄维,两人“一见如故”,后者听说廖运周出身炮兵,立马拨了一个四门战防炮的反坦克连给他。这一日廖团来到一个叫“小坳”的地方,是两山之间的一个坳口,瑞武路在此处呈S型延伸,中间有一个小高地,原本这里有国军部队驻防,现在却跑个精光。

令廖运周大喜过望的,是在阵地附近发现一个国军弹药库,仅迫击炮弹就有10000多发,而公路上已有日军活动,正是杀敌良机。(薛岳、张发奎和陈济棠)廖运周立即进行作战部署,在S型公路的第一个转弯处侧面安排了反坦克炮兵连,在第二个拐弯处的山后设置了迫击炮阵地,将全团12门迫击炮全数安放于此,反正炮弹管够。第656团团部则设于小高地上,便于观察战场和作战指挥,全团散开在山上警戒。

瑞武公路很特殊,它一面是山,一面是鄱阳湖,道路也比较狭窄。当天下午四点,日军八辆坦克隆隆开来,廖运周随即下令反坦克炮开火,直接击毁了最前面的两辆,跟着的24辆卡车登时前进不得,更要命的是,后面又开来了日军若干辆坦克和装甲车,在狭窄的公路上立马拥挤成一团。(武汉会战期间的迫击炮兵)廖运周随即命令迫击炮群开火,并且要求必须打出5000发炮弹,炮手们也无需过多瞄准,只管对着公路上的车队开炮就是,一时间两公里左右的公路上火光冲天,日本人的喊叫声不绝于耳,炮击从黄昏持续到午夜,日军车队被炸的人仰马翻。

到第二天天亮清点战场时,发现日军十几辆坦克和装甲车被打成一堆废铁,军用卡车仍在燃烧,鬼子遗尸400多具,既有辎重兵也有刚刚从鄱阳湖登陆的补充兵,最难得的是,廖团在战斗中无一伤亡,成为抗战历史上最优质的一次伏击战,也是最成功的一次迫击炮运用。(淮海战役期间的廖运周)精彩的战斗惊动了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长何应钦第一时间就发来了嘉奖令。

而这次战斗也被搬上了荧屏,如果有军迷看过电视剧《中国兄弟连》的话,应该能忆起发现大批炮弹、轰击日军毒气运输车队的桥段。廖运周随后率部参加了对日军第106师团的截击,再次严重杀伤了这个从万家岭逃出来的松浦师团残部,战后不久,因功晋升第110师330旅少将旅长。1948年底廖运周的战场起义,在解放军围歼黄维兵团的战役中巨功甚伟,1955年被授予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日本为何要将手榴弹设计成敲击后才能引爆?这是多此一举吗?

网友:日本在二战的手榴弹为什么必须要在头盔上敲击一下才可以使用?其实这主要是受到了影视剧的影响。日军在二战有很多种手榴弹,也包括我国常见的木柄手榴弹。日本一共有十几种不同的手榴弹,产量比较大的有三种。第一种就是97式手榴弹,这种手榴弹就必须要先拔出保险,然后在坚硬的地方敲击一下才可以投掷。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武器的通用性。

二战日本陆军武器非常注重通用性,虽然效果很一般。比如歪把子轻机枪可以使用普通步枪子弹,虽然使用普通步枪子弹,将会导致发热过快,还需要油壶。其实歪把子是有自己的专用轻机枪子弹的。97式手榴弹也可以使用掷弹筒发射,虽然使用掷弹筒发射时的距离和精度不如专门的掷弹。这样的敲击一下的设计,实际上是为了迁就掷弹筒的需要。

在日本97式属于破片手雷,爆炸以后可以爆裂出48个弹片用于杀伤对方。当时我国边区造的手榴弹只能破裂出几个弹片,为此在电视剧亮剑里,李云龙还曾经吐槽过边区造手榴弹。后来日本也生产了99式手榴弹,这种手榴弹也是可以掷弹筒发射和97式差不多,就是没有97式的外表的破片槽。日本的木柄手榴弹叫98式手榴弹,也同样大量装备日本步兵,98式手榴弹从外形看就和我国木柄手榴弹一样。

听说熟练的狙击手会回收同一把枪打过的子弹壳复装确保准确度,是真的吗?

几个原因吧一个是题主就说到了,狙击手会回收同一把枪打过的子弹壳。这个同一把枪是关键词,要考的。因为任何子弹在生产的时候,为了避免加工公差而导致塞不进膛。都会留出一点点贴膛间隙,但是如果这枚子弹发射过之后。火药燃气会胀开易延展的铜制子弹壳,使它牢牢的贴膛。这样一来,这枚打过的弹壳就在这一次干柴烈火中,和这把枪融为一体...另外一点就是,商业弹药为了通用于不同的枪支,往往都会在装药量和弹头质量上有个折中。

比方说同样一枚5.56 M855弹。也许在M16A2上会有很好的表现,但是给膛线缠局更长的M16A1上的精度表现就不好。我的意思是,你得按照自己的对你自己步枪的理解,去控制调配出更合适这把枪精度的装药量、选择哪种类型的火药以及弹头类型。这就是复装弹药对精度的变态追求。所以北美那边玩高精度射击的圈子几乎全是复装弹,用原厂的商业弹会被鄙视的...但也不是说复装弹一定就是为了玩高精度,也有不少复装弹玩家确实是图便宜。

亲戚在群里晒孙女弹钢琴,我指出错误但害了一个老师失业,请问我做对了吗?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都是听说钢琴能提升气质,听说钢琴能开发左右脑就去让孩子学,至于为什么能有这些效果,怎么学能达到效果并不了解,学琴对孩子肯定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一切都建立在你学到一定的程度。如果只会弹一些简单的曲子开发也是有限的。如果要弹一些难度高的曲子必然牵扯指法的重要性,需要中指去弹的键你用拇指去弹,下一个键可能就够不着了,就算在工厂操作机床也要有固定的操作顺序,钢琴也一样,既然要做就应该注重基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学好,学正确,否则不是浪费时间吗?另外题主并没有说指出的是什么问题,如果只是一个某一个曲子的指法问题说大也不是很大,如果是基础的坐姿手型问题,那就是很大的问题,就像现在家长都重视孩子写字时的坐姿,握笔姿势,甚至不惜花几千上万去买专门的学习桌去纠正,钢琴里基础的东西也同样重要。

如果把子弹放在管径合适的铁管里,用锤敲击子弹底部,那么子弹会沿着铁管发射出去么?为什么?

撞击底火、药室气体、密闭空间,满足子弹发射的三要素,因此,从理论上讲,这样做是可以保证弹头发射出去的。前提是子弹底火和发射药均没有受潮,铁管内壁光滑,且符合强度要求。其实,子弹的发射原理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复杂。子弹既然被放在管径合适的铁管里,就相当于子弹完成输弹上膛,处于待发射状态;管径合适,说明子弹与铁管内壁贴合紧密,符合枪膛内部的气密性要求。

用锤敲击子弹底部,此时铁锤充当了枪闩及撞针,底火在撞击作用下必然发生爆炸,之后引燃弹壳内的发射药,从而产生大量药室气体。在密闭空间内急剧膨胀的药室气体,必然推动弹头在铁管内完成脱壳及向前运动,从而形成一次完整的子弹发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子弹能否正常发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铁管的强度是否达标,必须采用高强度的无缝钢管,否则极易发生炸膛现象。

我的钢琴老师每次上课就是先让我弹上节课的曲子,然后就叫我练新的曲子了。你们的钢琴课都是这么上的吗?

我在西南三线城市上的音乐学院附中,假期去北京找了音乐学院教授上课,最后考了北京985综合大学音乐学院,本地音乐学院艺考专业考试是第三名。我找过很多老师,从业余的到本地专业的,本地最有名的(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到北京教授,还有央音的教授和大师公开课。最后总结了一些好老师的特点:1:学习规划非常清楚,能明确告诉你每天练习步骤和内容。

2:教学讲解很简单,一听就懂,只要你照着练习,效果自己都能看见。3:专门解决你的重点难点,你觉得几天都搞不定的,老师给你个小练习(每天几分钟那种)就明显改善了。4:会有很多其他知识的讲解,作曲家背景,作曲风格,音乐时期风格,乐理曲式和声,等等!你会越来越觉得音乐好听,练琴越来越有意思!不太好的老师特点:1、讲了听不懂,你会说你练的遍数不够不认真。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探险家  弹弹  探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