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鲁欺唐军兵寡势孤,遂舒展左右翼将唐军团团包围。苏定方命令步兵据守南原,长矛密集排列,矛尖朝外,布成长矛阵;自己率骑兵于北原列阵待敌。西突厥骑兵先行攻击南原步兵长矛阵,连续冲击三次,皆未能动摇步兵阵脚,不由气馁。定方趁势率领精骑出击,大破西突厥军,追杀转战三十里,斩首数万级。翌日,苏定方继续追击,西突厥弩失毕五部举众降;贺鲁与处木昆屈律啜率数百骑仓皇西走。

咄陆五部闻知可汗贺鲁败逃,亦奔南道投降唐安抚大使阿史那步真。于是西突厥各部悉定,唯可汗贺鲁与子咥运率领其牙内余众西走,欲投奔石国(古国名,昭武九姓之一,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苏定方不给贺鲁死灰复燃的机会,决意“宜将剩勇追穷寇”。适逢天降大雪,平地雪深二尺,行军困难,部下请求待天晴再追。定方认为正可趁天雪之机,攻敌不备,追击不可稍缓,遂率军昼夜兼程疾进;进至双河,与阿史那步真部会师。

双河距离贺鲁驻地约百里,定方下令军队结阵前进,逼近金牙山贺鲁的牙帐。贺鲁万料不到苏定方会冒雪踏雪进兵追击,还有闲情逸致正准备出猎,毫无防备。苏定方趁敌不备纵兵突击,于伊丽水畔大破贺鲁牙军,斩俘数万。贺鲁与子咥运渡伊丽水宵遁。苏定方追击至碎叶水(今中亚楚河),尽夺贺鲁部众,贺鲁父子领着十余骑逃奔石国。定方必欲斩草除根,以绝后患,遂派遣副将萧嗣业率部追捕贺鲁父子。

贺鲁父子逃到石国苏咄城,被城主诱捕,送往石国;石国国王将贺鲁父子送交萧嗣业,共历七十六年的西突厥汗国灭亡。唐分其地设置濛池、昆陵两都护府。苏定方挂帅征西,一举灭西突厥汗国,生擒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振旅班师。唐高宗临轩,苏定方戎装操执贺鲁献俘。高宗大悦,策功拜定方左骁卫大将军、邢国公。【西征平叛乱】659年十一月,思结部(铁勒之一部)首领都曼联结疏勒、朱俱波(古国名,故地在今新疆叶城县)、喝盘陀葱岭三国起兵叛乱反唐,寇边地,破于阗(今新疆和田市),势头挺猛。

高宗任命左骁卫大将军苏定方为安抚大使,率军讨伐。苏定方挥师进抵叶叶水,叛军据保马头城(或作马保城)。苏定方挑选精兵万人、战马三千奔袭之,一日夜强行军三百里,次日清晨赶到城西十里。都曼见唐军神兵天降,大惊,赶忙率军出城交战。城门外一场大战,叛军大败,退守马头城,唐军进屯于城门。入夜,各路官军陆续赶来,紧紧围困住城池,伐木制云梯等攻具,准备攻城。

都曼见状大惧,自知不敌,遂面缚(两手反绑)着开城出降。苏定方一战平叛乱,生俘叛首,葱岭以西悉定。苏定方凯旋,来年正月还京。定方献叛首都曼于乾阳殿。高宗因定方求情而宽宥了都曼,迁苏定方左武卫大将军,增食邑三百户。【东征平百济】唐之时,今朝鲜半岛并立三个小国。半岛北部为高丽(又称高句丽,新旧《唐书》称高丽),东南部为新罗,西南部为百济,三国呈鼎足之势而长期争雄。

660年三月,新罗王金春秋不堪百济侵扰,遣使上书向大唐求救。初十日,高宗授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兵(或作神丘)道(或为熊津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水陆大军十万东伐百济;同时任命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命其率领新罗部众配合唐军。年近古稀、征尘未除的老将军苏定方再次披挂上阵,挂帅东征。苏定方率师自成山头(今山东荣成市东北,山东半岛最东端)渡海,直抵熊津江(今朝鲜南部的锦江)口。

时百济军已据江屯兵,固守熊津江口加以抵抗。苏定方率军登上东岸,依山结阵,与百济军展开大战。百济军大败,死亡数千,余者尽溃。定方水陆并进,直趋百济王都真都城。百济调动倾国力量抵抗,于城外二十里许同唐军交战。苏定方大破百济兵,斩首万余级,拔外城。百济王扶余义慈惶惧,同太子扶余隆逃到北部边境,定方进围真都城。

百济王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率众固守;城内不少民众随嫡王孙扶余文思縋城而出,城防益弱。苏定方命令士兵登上城头高树旗帜,扶余泰势穷,遂开城投降。随后,百济王扶余义慈、太子扶余隆及所有城主皆降。百济国平。唐分百济地设置熊津等五都督府,以当地首领为都督、刺史。苏定方班师,献百济王扶余义慈、太子扶余隆、扶余泰等五十八人于东都则天门。

高宗责而宥之。【东征战高丽】661年四月,高宗任命苏定方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同契苾何力、任雅相、庞孝泰三大总管分道东攻高丽。唐三十五军兵马水陆并进,直趋高丽国。七月,苏定方破高丽兵于浿水(今朝鲜大同江),夺取马邑山作为大营;随后连破高丽军,进围平壤。九月,左骁卫大将军、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大破高丽兵于鸭绿江,斩杀三万人,余者皆降;旋奉诏退兵。

转眼来到662年的早春二月。十四日,兵部尚书、浿江道行军大总管任雅相于军中病逝。十八日,左骁卫将军、沃沮道行军大总管庞孝泰与高丽军在蛇水交战,败绩,庞孝泰父子十四人尽皆捐躯。至此,在高丽奉诏退兵的四道大总管,契苾何力先行退兵,任雅相病故军中,庞孝泰战死,唯苏定方一军独全。三月,苏定方破高丽军于苇岛;复因孤军围困平壤而不克,又赶上天降大风雪,粮草不继,只好忍痛解除包围,退兵返国。

苏定方返朝,高宗大加抚慰。时西线不靖,吐蕃攻吐谷浑,吐谷浑可汗诺曷钵奔唐凉州(今甘肃武威市),请求内徙。唐遂发兵屯凉、鄯(今青海乐都县),以备吐蕃。高宗复将威名素著的老将苏定方调往西线,拜其凉州安集大使,以备战吐蕃,援吐谷浑。乾封二年(667),苏定方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六岁。唐高宗甚为悼惜,赠其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曰“庄”。

苏定方既有绝伦的武艺,又有杰出的武略,知兵善战,智勇双全;其用兵擅长奔袭闪击,以迅猛制敌;而硬碰硬的对攻战亦是其强项,且总是以寡破众。苏定方征战一生,百战百胜,未尝败绩,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不知何因,也可能是青年苏定方曾有投身义军,先后跟随窦建德、刘黑闼对抗过唐军的经历,演义、评书等将苏定方丑化成一个大反派,真为这位一代忠勇名将感到冤屈。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攻沙  沙城  攻城战  争霸  战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