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武媚娘传奇》时,她登基时穿的龙袍,价值差不多50万,拍完戏以后,她就和剧组沟通,想把这衣服留下来。剧组很爽快的把衣服赠与了范冰冰,范冰冰十分开心,剧组也是大手笔了。周迅在拍摄完《如懿传》以后,收藏了差不多90%如懿的戏服,可见其精美。剧中如懿有很多衣服,几乎都是手工制作,据说如懿的戏服也是她自带的御用服装师负责,这大概也是周迅愿意收藏的原因之一吧!当然更重要的应该是对于角色的喜欢,觉得收藏这些戏服有意义。

一部电视剧拍完服装和道具怎么处理?扔掉吗?

汉服与戏服的区别在哪里

电视剧中的服装和道具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特别是古装剧中的服饰和道具,其精美细致着实让人惊叹,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中国历史文化,同时观众对这些服饰和道具的来龙去脉也感到好奇。我们都知道拍一部影视剧,每个剧组都有专门的服装和道具组,如果是拍摄人员宏大的场面,这就需要大量的群演服装和道具,现在国内有很多影视服装和道具公司,剧组一般都会考虑租赁一批服装和道具,这些服装合身度和质量是比较差的,要是租赁不到的服装和道具,就像早期拍摄的《三国演义》,需要大量的盔甲,头盔等服装和道具时,这就必须得订做,而且只能用手工,机械是没法做的,这就要花上一大笔费用.。

对于出镜较多的主要演员服装和道具,有的剧组对服装的设计要求非常高,这也是剧中吸引观众眼球的因素之一,经费充沛的剧组都是量身打造,像87版的《红楼梦》,一套套美出天际的戏服,就是剧组花重金,请来首席服装设计师史延芹设计的,光是王熙凤的服装就做了74套,黛玉的也有四十余套,平均一集要换两套衣服,别的十二金钗的服装,其丫头的服装就有2700多套。

那么拍完戏后的服装和道具最后怎么处理了呢?一是重复利用,这是常有的事,剧组回收到仓库,下部剧用再从仓库翻出来,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剧组不要的由生产厂家回收再出租,服装和道具反复使用,在剧中只是我们没有发觉而已,也有一些特殊角色的服饰等道具,会被演员带回家留作纪念,林志玲在拍摄《赤壁》结束之后,就将小乔的一件戏服带回家作纪念。

二是展览,拍戏的服装和道具都是专门设计制作的,拍完之后也无法给其他电视剧用,一些有名的美术指导,比如香港的叶锦添,就会将自己设计的古装剧服装道具拿去展览,2018年"叶锦添:蓝——艺术、服装与记忆"展览会上,就将李安《卧虎藏龙》、吴宇森《赤壁》和冯小刚《夜宴》中的经典戏服供展览,作为交流艺术。三是拍卖,无论是古装剧还是现代剧,服装和道具都有它的审美和价值所在,剧组放在各个平台售卖,这也算是一个很好的归宿,让它的价值得到了升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组将白浅的破云扇等道具拍卖,《鹤唳华亭》剧组将剧中主演所穿戴的服饰、葫芦、手炉和茶壶等精美器物道具拍卖,仅易烊千玺的戏服拍出1.6万元,而《凉生》剧中钟汉良的两套戏服更是拍出了7万元高价。

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其戏服的穿着有怎样的讲究?

昆曲。是以昆山腔演唱南北曲剧本,发源于元代末年的昆山地区。昆曲服装称“行头“。包括有戏衣、盔头、头面等。从色彩上分为“上五色”:红、绿、黄、白、黑。“下五色":紫、粉、蓝、湖、秋香。面料以丝绸品为主。款式分为莽、帔、批、靠、褶、衣五大类。款式体现人物的身份。昆曲传统服装的色彩鲜明、悦目、活泼,色彩运用讲究对比,色彩的装饰性很强。

一部大型古装剧会投制上千件戏服,这些戏服最后去哪儿了?

感谢邀请。似乎问这个问题的人,对这些服装问题很是焦虑。DO NOT WORRY! 听我细细道来。勤俭节约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怎么着也不会把这些衣服扔到大街上,不管不顾。即使扔到大街上,还有收破烂的,也会当做废品,重复利用的。当然了简直是千方夜谭。谁如果在大街上捡到《那年花开月正圆》或者其他古装剧主角的一件服装,那可是算捡到宝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细心的观众注意到了没有,《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宣传海报上,除了主角孙俪,陈晓,导演等主创人员之外,左下角还有服装设计师叶锦添的名字。这又是何方神圣呢?叶锦添是著名的服装设计师,还是专门从事视觉艺术和电影美术创作艺术家,还是“东方文化艺术之美”的推行者。能得到这样一件来自大师级人物设计的服装,那何尝不是如获珍宝呢?这两天大家一直在讨论精品剧,精品剧就意味着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极致,这当然包括演员的服装和道具。

这种很是必要的。因为好的剧作他通过服装传递一种文化底蕴,一种美学理念和态度,引导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美。这些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东西远比一件服装的价值意义深远。《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的服装淡雅细腻,鲜明色调,每个细节都呈现出着独特的儒雅风韵,谦逊内敛的东方之美。从这个层面这些服装的作用稀罕度和意义都是十分深远。

在回到这个影视这个产业链,服装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服装所带动的一系列蝴蝶效应非常明显,好的设计,带动了一种时尚,一种色调,一种搭配。这些都将作为各大服装商场服装设计争相效仿的模板。这个产业链最大受益者还是影视剧服装提供商。所以几千套衣服又算得了什么呢?几千套背后的利润可是成千上万。一部剧作也算是一场时装秀,一场时尚元素大比拼。

其实大部分古装,制作的精良,简约大方。简单的重新组合就可以成为新的款式和造型,给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女装。也达到了资源的最好利用。这在电视剧中司空见惯。就算一些很旧衣服,过时的,因为年代剧,战争剧的需要,也会把其当做珍宝来珍藏。因为随着物质条件的发达,要造出有年代感而又毫无违和感的服装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大家好请教一下问题,做回收旧衣服具体怎么操作,怎么赚钱?

据我所知,旧衣服来源一般通过低价收购或获得捐赠得到旧衣服,现在城市小区里基本都设有旧衣服回收箱,家里没用的衣服可以放到里面,有人回收,一举两得。旧衣服的去向一直是迷,猜测有几个出路:1,不可否认,有一部分捐到了贫困地区,但是随着我国贫困地区脱贫工作进展,需要这些旧衣服的地方会越来越少。2,一部分被出售。

我想大家都见过路边或工地周边卖旧衣服的,由于便宜而衣服质量也许很好,这些衣服一般都卖给了要求不高的低收入人群,以老年人和农民工为主。3,出口。我可没开玩笑,真的出口。一般出口到非洲,虽然是旧衣服,但是到了贫困的非洲,随处可见卖中国旧衣服的,黑兄弟姐妹以能穿件中国的衣服为荣,销路很是不错。其实也不要笑话和小看人家,咱们中国在8-90年代,不也进口国许多洋垃圾衣服当宝贝的嘛。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戏服  浅谈  官服  古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