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时候百多条都有,等我们一到家,锅里妈妈早己烧好开水在那待着,装竹筒塞子一打开,勺进开水将里面蜈蚣烫死,我和姐姐就去睡觉了,父亲就会用竹子削成竹片,每个与蜈蚣等长同宽,竹片两端前尖,将竹尖一头插入蜈蚣尾部,又将另一头插入蜈蚣头下的一节,蜈蚣就直挺的伸展最长了,然后用线将每个插好蜈蚣绕一圈,用个大竹片横着,将这些插好竹片的蜈蚣整齐排列好,上面再用一大竹片夹绑好,常常是悬在那屋椽的晒架上,那里放心,村里猫不能爬到那里,经过一烫的蜈蚣腥味很重,不注意会被猫吃了,太阳升起了,我们必须起床,到晒台边上做作业,那吊晒的蜈蚣也很引得老远马蜂来吃食,放一根竹弓成O蜘蛛网,马蜂一来就用网去粘,这样所晒的蜈蚣就不会破相,整条的,一旦哂中折断蜈蚣脚或被马蜂咬出洞口,那得下降几个品级,不是十条5分了,而可能是十条1分了,现在的人不知道七十年代1分钱多重要,你问问老一辈那时做一天才一毛钱就知道了。

晒了一天的太阳后,晚上父母要将那些晒至半干的蜈蚣,又用炭火再烘至足干,藏在竹筒里,我们星期天晚上还要去山上寻找蜈蚣,不过都早些回家,第二天(星期一)还要走五里去上课。清明到立夏我们有约十个晚上能去捉蜈蚣,过了立夏山上蜈蚣就不好捕捉了,仅仅只有几条大大的雄性蜈蚣,雌蜈蚣都缩起来抱卵了,要过二个多月后七月放暑假才好捕捉,这样那些读中学孩子也参加起了捕捉,人一多,捕捉的就少了。

反正那时候每年我和姐俩能为家里创造30-60元收入,可怜父母一年做到头还是欠生产队一百多元,仅有哥哥的每月18元和我们创点副业维持着家里开销。蜈蚣收购是以身体部位完整和身长为等级作为价格参考依据的,这个长度各地收法不一,大约是以9厘米以上为一等品,价格相差很大,为了使晒,烘时不损坏蜈蚣头和脚,那个脚是往下有些弯曲的,不注意翻动就弄断了,缺脚,所以用一根竹片挡栏着下面脚,再竹片与蜈蚣等长撑着,省得晒干时收缩没有原来的长度,会下降一个等级,所以,现在仍用这古老方法竹片撑着晒干,烘干至不收缩后,后稍烘干燥,这样明明显显,无可争议的用尺一量是多长就出来了,双方不会去争论等级了。

《水浒传》里像武松这样既没有家族传承又是穷苦人的壮士,那么高的武功是怎么来的?

《水浒传》像武松这样的英雄人物,武松演义成为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封建社会里,武松是生活在最底层的穷苦壯士,但武松在人民群众中,和他们祸福一共,甘苦同受。武松既没有家庭背景可恃,无靠山可依。光凭一身正直,两手武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顾个人安危,只是抗暴扶弱,武松的品格光明磊落,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深受人民爱戴。

你提到武松这么高的武功是怎么来的?在《水浒传》描写的是:由于武松性格突出,形成很鲜明,他的刚烈气质、磊落的品德、惊人的神力经过民间传诵,得到了不少加强和充实。我认为他的武艺高强,出于神化的英雄。在书中写道:相貌体面,与二郎神仿佛,武松的确成为人间的天神。但描述武松的神勇时,虽然是用了夸张手法,但使人感到这决不是凡间人物,书中总结了心目中的英雄理想化罢了。

话又要说回头来,但人们又不感到不可信,如“举大石武松逞威风”中描写了武松惊人力气。在安平岭上,武松力推双车上岭下坡。每辆车装满石为七八百斤重,这在常人是不可思议的。更惊人的是托举千斤石,只见他“徐徐驾运两臂功夫,上至泥丸宫,”下至涌泉穴,三百六十节功都运到。一荡双手摇平,向右侧一松,再荡到左面,向左面一摇,两手再低下来,向后面荡过去,两手托天,向上一抬。

石头被武松托起后,然后在树林兒了一个圈子,面不红,心不跳,气不喘。这证明武松的内功所在,有神力大为震叹。在这样的英雄,书中没有写道,武松用的是什么高超武艺,只讲的是用这样的神力,才敢于单身大闹快活林,勇斗女将门神,才可能飞云浦带镣战胜凶徒,力斩群丑,才可能只身闯都监衙门,如入无人之境。武松高起的武艺和惊人的力气,证明他性格刚强,他有时不免恃力而为,近乎横蛮。

在写孔家庄打孔亮时就是这样的写照……。当然,这样的故事还很多,再如,武松在景阳冈上打虎,用他的高超神力,塑造出了武松的形象,表示了武松勇于为民除害的思想品质。在此,我们不能只是自卑地折服赞赏武松,望洋兴叹,我们应该有勇气去学习武松英雄道路上的反抗过程,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武松敢于向官吏、恶霸、地痞、流氓做斗争,为老百姓伸冤报仇,所以,他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皮卡堂  官方网站  蜈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