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为何霍去病死后,除了一贯低调、深居简出的卫青,卫氏集团核心成员丞相庄青翟、公孙贺父子、卫子夫两个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长子卫伉、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等全部先后被诛杀或被逼自尽?等于说,卫氏外戚集团,从此全被连根拔起了。当然,汉武帝本人也没想到事情最后会搞这么大,他的追悔莫及已经通过事后对刘据的平反、追思、追封体现了出来,可惜已经没什么用了。

上千人排队摸霍去病雕塑为了"去病

上千人排队摸霍去病雕塑为了

这不叫迷信?祛病是大家的一个美好愿望,况且摸的不过是个现代雕塑基座。因为这一传说为五泉山,为兰州吸引来更多游客有何不可?发达国家也有许多雕塑是可以摸的,一些聪明的旅游城市甚至可以发掘历史传说来宣传自己。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些人真的目光短浅,死板教条,小题大做,大喊迷信的少数人只会让兰州变得越来越落后,跟不上时代。

西汉重创匈奴和大唐歼灭突厥,哪边军队更强大厉害?

西汉重创匈奴和大唐歼灭突厥,哪边军队更强大厉害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个很难类比。但就匈奴和突厥本身来说,当然是突厥骑兵更为厉害。如果两支骑兵出现在同一时代,突厥骑兵可以打破匈奴骑兵。原因不复杂,匈奴时代还没有马镫,突厥时代则大面积装备了。小小的马镫,意义很大。没有马镫的时代,骑兵在马上作战,主要依靠骑射。因为没有马镫借力,骑兵在高速运动的马上用冷兵器格斗,是非常危险的。

骑兵一击如果打空,很有可能自己翻身落马,不死也就残废了。所以,匈奴时代,匈奴骑兵主要是靠骑马射箭对付汉军。但匈奴人的弓箭不如汉军步兵,汉军有大量强弓硬弩,所以匈奴人只能通过野战获胜。一旦遭遇汉军结阵防御或者盘踞城市防御,匈奴人就束手无策,伤亡惨重。比如李陵5000汉军,被匈奴数万大军合围追击。李陵的汉军依靠强弓硬弩,一旦遭遇匈奴就就地防御。

结果,李陵5000人虽全军覆没,但射杀匈奴骑兵何止万余人,耗费箭支50多万支。因匈奴骑兵不能在马上格斗,也就无法策马冲击李陵的步兵防御,弓箭上又不占优,自然会如此了。但突厥人就不同了。突厥骑兵凶悍勇猛,具有非常强的冲击力。在隋军同突厥骑兵的作战中,经常数千甚至上万隋军,被几百突厥骑兵冲垮。因为具备了马镫,突厥骑兵不但可以骑射,还能近距离猛烈搏斗,战斗力就强大太多。

一般认为,1个骑兵近距离格斗,借助马的速度和力量,可以对付好几个步兵。大家注意,唐军在国内战争中,几乎百战百胜,战斗力是很强的。但李世民时代,突厥大军能够攻至距首都长安仅40里的泾阳(今陕西咸阳泾阳县),京师震动,唐军却无可奈何。无奈之下,刚刚即位的太宗李世民冒险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骑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这才脱险。

“封狼居胥”是什么意思?它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

“封狼居胥”其实后面还有两句话:“禅于姑衍,饮马瀚海”。合起来就是:“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瀚海”。狼居胥是一座山,是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东边的肯特山,在当时是匈奴的祭祀圣地,匈奴人每年的正月、五月和秋季会在狼居胥山举行祭祀典礼,祭天地,拜日月,是匈奴人心中的圣地。姑衍也是一座山,是今蒙古国肯特山的北边,在当时同样是匈奴人祭祀的圣地。

瀚海其实不是海,在中国的古籍中也有称为北海的,当年苏武牧羊就是在北海,瀚海其实就是北海,也就是今天俄罗斯的贝尔加湖,因为当时的贝尔加湖非常大,古人只是把贝尔加湖当成了海,其实是个淡水湖,瀚海附近也是匈奴人的核心地区,算是匈奴人最北边的王庭所在地了。“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瀚海”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在狼居胥山进行祭天封礼仪式,在姑衍山进行祭地禅礼仪式,在瀚海进行人与马的水源饮用。

这三件事,都关系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天才少年将军、西汉帝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骠骑将军霍去病做的事。之所以说霍去病是天才少年将军,是因为中国历史上,打击外族年轻最小、取得功劳最大、事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唯有霍去病做到了。霍去病16岁被汉武帝宠信,做了郎官,17岁被任命为骠姚校尉,率领800勇士,奔袭数百里参与漠南之战,头一次与匈奴交战,击败数倍于已的敌人,斩获匈奴人2028人,其中包括斩杀一名匈奴单于祖父辈的王侯,及俘虏了匈奴单于的一名叔父。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霍去病  不输  套装  功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