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如果刘备有袁绍那么多兵马,能击败曹操,统一中原吗?袁绍本来势力就强大,吞并公孙瓒之后,实力又大大增加,达到了十多万,十多万在当时已经非常多了,曹操也不过才几万人,袁绍准备进攻曹操,本来是一手好棋,却被袁绍打了个稀巴烂,最后输给了曹操,一败涂地,袁绍也因此吐血而身亡。

袁绍为何要打曹操?

袁绍为何要打曹操

我是白龙赤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袁绍,曾是董卓之乱后的“十八路诸侯”盟主,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但是199——200年间,袁绍挑起了对曹操的官渡之战,企图统一中原,最终失败,反而让曹操成为了统一北方的力量,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么,袁绍为什么要向曹操宣战呢?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袁绍看不起曹操袁绍和曹操,天生就是冤家,一个的家庭背景是“四世三公”,另一个是宦官之后。

东汉年间,宦官专权的现象屡见不鲜,使人们对宦官没有丝毫的好感。董卓之乱前夕,宦官张让、赵忠和宋典等人发动的“十常侍之乱”,更是让朝政乌烟瘴气。另外,袁绍祖上自高祖父袁安担任司徒以来,一家出现了“四世三公”的人才,享有无上的光荣。这样家庭背景出身的人,再加上袁绍多疑、猜忌的性格,从骨子里瞧不起宦官之后的曹操。

待曹操对袁绍构成威胁后,袁绍肯定要“收拾”曹操,这是合乎情理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十常侍)强大的袁绍袁绍被董卓任命为渤海太守后,没有老老实实地过日子,而是和袁世凯一样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由于家族的名声和袁绍个人的威望,他的军队发展迅速,很快占领了青、冀、幽、并四州,成为了当时最大的诸侯。此时的袁绍,可谓是兵多粮足,有军队十万,战马更是不计其数。

相比较而言,曹操就很弱小了,曹操手上可作战的只有一两万人,战斗力堪忧。另外,袁绍很早就想建立自己的功业了,他认为现在是统一天下的绝佳时期,所以发动了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之战。(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袁绍)袁绍的威胁前面说到,曹操是宦官之后,但伟人就是伟人,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出身不好而自暴自弃。曹操很早就站在了士大夫一边,与他们达成了良好的关系,并且以“敢于同宦官斗争”而知名,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好评。

黄巾起义后,曹操因为有功而被升为济南相。此后,又积极地参加讨董活动,升为兖州牧,此时李典、许褚等人投靠了他。接着,曹操又接受谋士荀彧、毛玠的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同时积极地实行屯田措施,实力大增。等到强大之后,曹操又打败了袁术、杀掉了吕布、大败刘表、张绣、刘备,成为了袁绍统一天下的最大阻碍力量。(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结语公元199——200年之间的官渡之战,改变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格局,这一战让“四世三公”的袁绍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宦官之后的曹操走上了统一北方的道路。

如何梳理三国时期的历史?

如何梳理三国时期的历史

谢谢邀请;三国是在公元220年至公元280年这段历史时期,是曹丕废掉了最后一个皇帝,建立的魏(公元220年至公元265年),紧随其后的是刘备建立的蜀汉(公元221年至公元263年),孙权也不甘落后建立了吴(公元公元222年至公元280年)这是按史书记载下来了。三国之前是东汉末期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形成的,应该是在公元189年汉灵帝逝世后,少帝刘辩即位,大将军何进为了铲除蹇硕等宦官,调遣董卓进京,致使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经历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一系列的战争,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最后由司马懿父子,取代了曹魏政权,继而灭掉了蜀、吴于公元280年建立了西晋政权。

如果你是袁绍,乌巢被袭后怎么打赢官渡之战?

如果你是袁绍,乌巢被袭后怎么打赢官渡之战

大家好,欢迎乘坐游戏探索机!那就要看乌巢是正在遭受袭击,还是已经彻彻底底的被曹操烧毁了。本来曹操带领精兵袭击乌巢时,袁绍还是有机会救援乌巢的,但他认为曹操此时身在乌巢,曹军大营必定防守空虚,只要把曹军大营占了,曹军也就彻底瓦解了,浴室他命令张郃和高览带重兵前去进攻曹军大营,仅仅派了一些轻骑去增援乌巢。

而曹操其实只带了五千人来乌巢,大营中还有大量谋士猛将带兵镇守,所以尽管张郃高览带重兵来攻还是久攻不下。另一方面,曹操带的五千人都是挑选出来的精兵,战斗力强悍,袁绍派的那些轻骑兵根本就无济于事。这样一来,袁军拿不下曹操大营,乌巢粮仓又被烧毁,士气大跌,张郃高览怕袁绍追究兵败的责任,都投降了曹操。然后,曹操和袁绍决战,袁绍大败,总共十万大军就被杀了七万人。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打剑  天翱  袁绍  天下  广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