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瑰,甘宁之子,继承甘宁的事业,在孙吴为臣。03甘宁的历史评价及其后人状况甘宁死后,孙权非常痛惜。但甘宁在东吴终没做到像周瑜、吕蒙那样的大督都,并不是孙权不重用甘宁,而是甘宁作冲锋陷阵的大将可以,有勇有谋,但若做统兵元帅,就有些欠缺了。01甘宁之死甘宁(?—220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甘宁在战场上屡立奇功,救过孙权的命,为何得不到重用?

三国时期东吴勇猛的将领,除孙策、太史慈外,恐怕就数得上甘宁甘兴霸了。张辽曾在逍遥津一仗,八百破十万,把东吴军杀得胆颤心惊,就连东吴小孩子夜哭,一说张辽来了,孩子马上止哭,可见张辽在东吴的威名。东吴将领都被张辽吓破胆了,唯有甘宁不惧。甘宁不服不怕张辽,主动向孙权请缨,夜率自己的百骑偷劫曹军营,挫败曹军锐气,提振了吴军士气。

因此孙权抚着甘宁脊背说:“曹操有张文远,孤有甘兴霸”。但甘宁在东吴终没做到像周瑜、吕蒙那样的大督都,并不是孙权不重用甘宁,而是甘宁作冲锋陷阵的大将可以,有勇有谋,但若做统兵元帅,就有些欠缺了。甘宁起身寒微,原本是江上以打劫为生的盗贼,后投荆州刘表手下黄祖,因黄祖不能容,才过江投靠了孙权。三国时期很讲究望族门第的高低,甘宁一江洋大盗出身,很难让江东仕宦大家看得上。

甘宁很不会处理与人的关系。东吴在与江夏黄祖交战时,当时甘宁还在黄祖麾下效命,一次交战甘宁竟杀死了东吴大将凌统的父亲,二人从此结下仇恨。甘宁投降东吴后,凌统非要为父报仇,多亏孙权居中调停,但以后二人很是不合,多次在不同场合发生冲突。甘宁作战虽勇猛有谋,但缺乏统帅才能,其谋略远见只局限在具体作战的战术上,不善于统帅大军进行大的战役的谋略规划。

其实东吴的孙权也是一代明主,是很会量才用人的,之所以没有让甘宁当东吴大督都,当统兵元帅,也是正确考量了甘宁才能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甘宁的才能只够个先锋将军之才,若非要让他当统兵元帅,岂不是小才大用了吗?那样的话,没有大规模战争尚可,一旦有了大的战争,岂不置国家命运于不顾?量才用人,官适其职,既是对一个人负责,也是对国家人民负责,就是在今天,我们在选人用人上仍然需要倍加慎重才是。

身为江东虎臣之一,甘宁威慑过关羽曹操,为何不被孙权重视?

我仍乡下人,偶然做前堂,胡言乱语粗浅见,以搏众人笑。本人认为,孙权和他的哥哥不一样,孙权是个守土之君,他在某种程度上和刘禅差不多,刘禅的父亲给他留下了诸葛亮、赵云……等等一班能干的文臣武将,他只要按部就班的往下走就能慢慢的把家业做大,但由于曹魏的接班人曹丕能力太大,孙权和刘禅的江山终于被曹丕吞并消灭了。

对不起,有点扯远了,各位看官切莫着急,且请我慢慢给众位道来。我们大家仔细看孙权接班后的所作所为,他没有发展挖掘一个新的可用人才。他只是在父兄留下的基础上守摊。孙权刚接老兄班时,他的大哥孙策给他留下两句话;'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赤壁大战后,孙坚、孙策留下的老人渐渐地凋零了,比如像周瑜、鲁肃……等等都渐渐不在了。

孙权只是守着旧有的国土过日子,他一没发觉人才二没有开疆拓土,只是关起门来老老实实的过日子。后来在刘备为关羽报仇攻打东吴的时候,万般不得已启用了书生陆逊,火烧了刘备的700里连营,大败刘备,顺势收取了荆州地区。即便是他消灭关羽,也是借曹魏攻打荆州的机会,趁关羽兵败擒获斩杀了关羽。但是当刘备一说要起兵攻打他,吓得赶紧把斩杀关羽、张飞的凶手还给刘备。

各位看官,俺认为孙权骨子里就是一个老实人,他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会过日子的女人,守摊子行,没有开疆拓土的野心,只想做一个太平安乐的皇帝。其实孙权有好多机会能统一全国,他都没有去做,比如曹操刚死的时候,他的国力、威望、人员、将士都在鼎盛时期,他却没有趁机消灭了刚接班还没坐稳江山的曹丕,更没有去消灭刘禅统一中国。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甘宁  153  破甲流  战损  满红陆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