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是什么?

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是《孙子兵法》通称《孙子》,又称《吴孙子兵法》,曾为中外人士举为兵书之鼻祖,相传为春秋吴将孙武所撰。在中国古代,它是军事家必读的经典兵法著作。在宋代官定的军事教科书《武经七书》中被列首位。凡从军行武者,必熟读《孙子》,考试合格,才得被授武职。《孙子》传入西方,也有数百年历史。据说拿破仑滑铁卢失败后,得见此书,击节而叹,悔未早读,否则或能免遭失败。

今日日本和西方企业家,至有用《孙子》经营工商企业者,亦每每获奏奇功。然而《孙子》的作者是谁,到底是不是吴国将军孙武,却有一番争论。战国子书《商君书》和《韩非子》等都提到过孙吴之书,指的是《孙子兵法》和《吴子兵法》,但并未说明作者即是孙武。汉代司马迁《史记、孙武列传》才正式记录了孙武的事迹,肯定地说《孙子》十三篇为孙武所著,说孙武以此十三篇兵法进谒吴王,协助其整军经武,富国强兵,西伐强楚,北威齐晋,争霸中原。

《史记》之说一出,千年之间无人怀疑。然而从宋代开始,以陈振孙为首的人指出,在《孙子》一书中的一些称谓和书中描述的事件,与孙武所处的时代不符合,因此,把《孙子》一书定为伪书。直到一九七二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本《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出土,为解决这番争论,提供了一些重要资料,为拨开历史所蒙上的迷雾,带来了一线光明。

战国四大名将为何都没有兵书留世?

先秦兵书都有一个共同点,所提供给后世学习的均为军事思想,而不是告诉世人杀敌的章法和计谋。正如孙子所说“兵无常形,水无常势”学习和使用兵法也不可能一成不变,照本宣科,死于长平大战的赵括就是血淋淋的例子。这就决定了一点,会打仗的人未必可以写出足以传世的兵书。到底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写出兵书?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深远的两部兵书《孙子兵法》和《司马法》是当时兵家的翘楚代表,我们就从这两部书的作者入手,了解一下他们究竟具备了什么样的品质和能力,才写出了如此深邃、缜密的兵书。

孙武《孙子兵法》开篇便申明了战争的意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武从战略层面系统的剖析了他提出的“慎战”结论,这让人有些出乎意料,作为一本兵书竟然开篇就劝诫掌管国事和甲兵的人不要打仗,这是不是很矛盾?恰恰相反,他一针见血的表达了战争为政治所服务和驱策的观点,换言之,后者是决定前者成败的条件和因素。

除此以外,孙武还强调了经济与战争之间的关系,后者对前者既有依赖,又有破坏,这同样是以“慎战”为指导原则做出的分析。由此可大致得出结论,孙武是个具备大局观的军事将领,能从更高的层面看待战争。司马穰苴《司马法》作为三代古典军事思想的代表作,虽然有它的局限性,但其战争观依旧是后世所遵从的重要原则之一。“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国虽大,好战必亡”前者强调备战,后者警告世人不可好战。不过,《司马法》究竟是否全部为司马穰苴所作,历史上是存疑的,司马迁在《史记》就认为“自古王者而有司马法,穰苴能申明之”说明此书中的部分内容在春秋之前就已经流传,司马穰苴又将之编纂完善。不管作者究竟何人,后世既然将司马法冠以穰苴之名,也是对他能力和品质的肯定。

齐国名相晏婴对司马穰宜就毫不掩饰溢美之情。“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可见文武双全也是一名兵法作者所具备的必要品质。为什么战国四名将没能写出兵书呢?白起号称“战神”的白起以坑杀赵军40万降卒闻名后世,昭襄王曾不无得意的评价其“君尝以寡击众,取胜如神,况以强击弱,以众击寡乎?”这等自信与狂妄的话语能出自老辣沉稳的秦王之口,足以说明白起战神之名并非浪得虚名。

可惜,这是白起的优点,同样也是致命的缺点。班固十分辛辣的评价其“豺狼之徒”“穷武极诈”“杀人满野”, 混身戾气,满手鲜血的人,难道要写出杀人之法来供人寒颤吗?况且,白起打仗在行,却于政治上是个瘸腿的汉子,在与应侯范雎的斗争中一败涂地,最终落得自刎身死的惨淡下场。这样一个外不能安天下,内无法善其身的人,又怎么能写出传世兵法呢?王翦武成侯王翦的功劳用三个词就可以概括,灭赵,灭燕,灭楚。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无兵  披靡  无惧  书童  克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