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邦说未来要给手下什么什么赏赐时,项羽依旧在纠结手下怎么生病了。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两人的行为,项羽还在关心手下的生理需求,是渴了、病了,还是饿了之时;刘邦已经在关心属下的精神需求了。毕竟只要给属下吃饭、给他们房子住就可以基本满足对方的生理需求了,不需要做到事事关心;而那些跟着打天下的人才,哪个是真正的想混一口饭吃,他们想要的是建功立业,想要的是名字被历史记住。

但是项羽没有给到,他宁愿将官印放在手中,也不愿分给那些手下;而刘邦不一样,他什么都没得到前,就已经分好了江山。跟着项羽的,是在为项羽打江山,毕竟打下来了也不一定能分到;而跟着刘邦的,才是在为自己打江山,毕竟只有打下来了,才能得到刘邦许诺的东西。项羽对手下太好也是产生隔阂的原因。项羽对待手下太好了,在手下的心里他的好习惯了之后,也就不“值钱”了;甚至哪一天项羽要是疏忽了,手下还会怨恨他的不好,毕竟谁叫项羽平时都那么好的。

但是刘邦不一样了,在他和郦食其对着吵完之后,刘邦立刻意识到了对方是一个人才,立刻以礼待之;这下郦食其只会心里受用,觉得是凭借才华让对方看得起自己,觉得这个领导能虚心改正是一个可造之材。此外,刘邦能够得到人才的,项羽却留不住人才的原因还在于,两人是怎么用人才的刘邦能够满足属下的精神需求,给他们许诺了一个光明的前景,其实并不能够长久的留住一个人。

他真正的厉害之处,还是在于听话和懂得适当的时候放权。刘邦的听话在于,属下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属下让他往东,他绝对不往西。哪怕心里有十万个不愿意,刘邦还是会听从有道理的建议,然后乖乖去做。而项羽却不是一个听话的人,他面对人才全部收在盔下,但是他们说什么听的很少。当年项羽设下“鸿门宴”招待刘邦的时候,范增拼命的劝项羽将刘邦杀了,项羽不听;项庄借着舞剑的名义都快划破刘邦的喉咙了,项羽依旧不管不顾,反而把项庄的舞剑当做助兴表演,看的津津有味。

最后刘邦“尿遁”了,项羽也不在乎,在他心里刘邦啥也不是,那么别人劝再多他也听不进去。手下自然喜欢扶持听话的领导了,毕竟手下再有才,领导不听又有什么用呢?除此之外,项羽不懂得放权,他十分担心属下做不好,就把权力全部抓在手中;他封的官也多是项氏一族的族人以及外戚,真正的“外人”掌权太少了。而刘邦不一样,他身边的大官,张良、韩信、萧何等人都不是刘家的亲戚。

最后陪项羽的不止虞姬还有八千子弟兵,为什么后人大多称赞虞姬?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楚汉相争,两相对峙,汉王军中戚夫人一曲楚舞,刘邦引颈高歌,这是胜利者的歌舞;霸王营内虞姬摇曳腰肢,项羽一曲《垓下歌》,展现的是无尽的悲壮。为什么最后人们记住最多的是《霸王别姬》,其因是英雄落幕时的悲壮与柔弱女子在夕阳下的那一抹亮色,交相辉映,更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惋息之意、叹息之情。

八千子弟也不过是项梁、项羽叔侄在会稽时招募的兵马概数,但却一直为后人所提及。是我们都忽略了战争中的减员么?只是我们更愿意相信一些美好的事物罢了。我们没必要记住刘邦在芒砀山中是几百人;也鲜有人知刘邦最初的沛县子弟是三千人;因为,我们已经记住了萧何、曹参、夏侯婴、樊哙 、卢绾、周勃、傅宽、灌婴、任敖等等等等。

这是胜利者应有的福利,因为历史本就是胜利者书写的。垓下之战,数十万大军合围楚营,楚霸王项羽仅率八百骑兵星夜突突围。当初的八千子弟如今又剩下几人,无人得知。灌婴率五千精骑一路追杀,几番掩杀,项王身边不过二十八骑而已。项王言道:“我起兵至今已八年,身经七十余战,战必胜、攻必取,未尝败北,方霸有天下。然今困于此,是天要亡我,非战之罪。

今日固有一死,我只愿为诸君一战,必三胜之,斩敌、杀将、砍旗,让诸君知此乃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言罢,二十八骑随项王四面突击,相约会合之地。但见项羽一马当先,敌方汉将方一个照面,便被项王斩于马下。汉骑都尉杨喜欲追将过去,只听得项王一声大喝,人马惧惊,一遛烟退出数里之远,只敢远观,不敢近瞧。二十八骑集结,仅失两骑耳,纷纷感叹,”果如大王所言“。

刘邦有张良,萧何,韩信等可驾驭,为什么项羽只有范增都用不好?

项羽少年英雄,自负甚高,看不起任何人,自傲老子天下第一。做了西楚霸王,号令天下。推翻了秦始皇创立的郡县制,复辟周天子的世袭封侯制。政治上倒退,来自于孤家寡人丶一言九鼎,缺乏政治远见和创新,最后手下三心二意,将士分崩离析,连大军师丶亚父范增也不得不抽身而退:竖子不可与謀也!刘邦中年得志,百般用功,惜才如命,爱贤如流。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陪游  古诗  项羽  田园  描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