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十四岁入宫便被唐太宗封为才人,赐名"武媚",武媚娘之名便是这么来的。当时的武则天年轻貌美,仪止端庄,按道理唐太宗应当十分宠爱,然而事实却是武则天入宫后做了十二年的才人,身份地位并未得到提升,后世对此也有诸多猜测,但武媚娘不受李世民宠爱是不争的事实。这样一个不受皇帝宠爱的女子,在唐太宗驾崩之后,一生也就看到了头。

但是武则天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唐高宗李治。李治上位之后,武媚娘依靠着李治的宠爱,改写了自己一生的命运。但是这其中也存在一个问题:武则天委身于两位皇帝,且还是父子关系。这为她带来了不少负面评价,尤其是程朱理学盛传之后,后世都不齿于她这种行为。即使放在民风开放的唐朝,这种情况也使她饱受非议。虽说武则天并没有受到太宗李世民的宠爱,但是高宗李治对武则天十分真心。

李冶将武则天从感业寺迎回之后便封她为昭仪,在危机伺服的后宫,武媚娘步步为营,终于在公元655年发生的"废王立武"事件中,坐上了母仪天下的皇后位置。但是武则天并没有就此罢休。在唐高宗驾崩后的第七年,公元690年,67岁的武则天自立为帝,定都洛阳,改国号为"周",开启了帝王生涯。女帝岁月武则天不但足智多谋,且史书中对武媚娘容貌评价颇高。

可见武则天年轻时的貌美。但是封建王朝对女性总是颇为苛刻,尤其是武则天称帝的行为对当时的男权社会是一大打击,王夫之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这么一听仿佛武则天是什么暴君,但实际上,武后帝王之路虽然后世常有批判,但是治国期间知才善用、政策稳当,首创"殿试",令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公元705年,武后驾崩。这位千古第一女皇帝在位15年,即使因为性别饱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位期间的做出的一些政策为后来的开元之治打下良好基础。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其中说法广泛、也是较为令人信服的一种说法是:是非功过且留给后人去评说。揭开无头石像的谜团武则天与唐高宗李冶合葬于乾陵。

古代帝王的墓穴十分讲究,要求风水极佳,龙气繁盛,不仅是保证皇帝归天之后继续享受帝王的待遇,更要保佑家族的江山社稷世代绵延。所言武则天墓前的无头石像的真相更加扑朔迷离,封建迷信之说也不在少数。中国人对于鬼神之说十分敏感,即使不信也始终怀着一份敬畏之心。尤其是古人心中,笃信鬼神的威力,所以乾陵至今保存的十分完好。

那这是否是61个无头石像存在的目的呢?他们是否就是武则天下令建造守卫乾陵的呢?众人纷纷猜测,直到1974年,两位农民在在自家农田劳作,一把锄头,挖开了尘封多年的真相:两位农民正在锄地之时,挖出一块坚硬的大石头,再把这石头上的泥土清除一看,竟然是一个石制人头!也许是常年不见天日的缘故,这颗石制人头保存的相当完好,依稀可见上面雕刻的精致花纹,看做工材质并不似现代产物,再加上此地作为古都,文物资源本就良多,因此农民猜测这大概率是一件文物。

于是迅速联系了当地的考古部门。考古人员闻讯赶来,对石制人头进行基本的鉴定,确定这是唐朝的文物。那么这颗人头为什么出现在这里?附近是否还有这样的石制人头呢?这里的石制人头和武后墓前的无头石像是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呢?一个个疑问萦绕在人们的脑海。保险起见,专家在附近仔细搜寻,果然找到了寻多类似的人头。事情就是这么的巧合,同样都是唐代的文物,武后墓前的无头人像,这边又出土了石制人头,种种证据都可以证明:这些陕西咸阳出土的石制人头于武则天墓前的61个无头石人是相匹配的。

就这样,无头石像之谜解开了,原来这些石像并不是建造时便是无头的模样,有学者经过多方考察指出,或许是天灾的原因导致了石像身首分离。毕竟历史有记载咸阳此地发生过特大地震。当然这并不是唯一说法,有的学者认为武后树敌无数,有人潜入乾陵蓄意报复,破坏石像也有可能。到此为止无头石像的秘密彻底解开,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武则天墓前为什么建造了这样的石像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石像的模样:异域气息五官特征,细长编发的发型,这些石像都是突厥人的模样,此外,石像还还有些刻字,可以证明他们突厥人的身份,除了证明身份的刻字,有的石像上特地标明了一个"故"字,这个字有"故去""逝世"的意思。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传奇  红医  演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