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怎么过中秋的?

苏轼是怎么过中秋的

中秋明月属东坡那一阕千古传颂的顿悟词在浩瀚的中秋诗文中,苏东坡清丽雄阔、情韵兼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堪称绝唱。如果以苏东坡命运多舛、“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沧桑人生作横向审视,这首词实是智慧词人勘破人生的月下顿悟之作。词作诞生于熙宁九年(1076年),时年41岁的东坡,青春早已散场,经历人生匆匆聚散,饱尝尘世种种烟火:22岁丧母,30岁亡妻,31岁父卒,兄弟苏辙6年未见,36岁时因与宰相王安石政见相左而贬谪任密州知州。

中秋对月,东坡因月而生天上奇想,对月而感人间沧桑: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人间也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词人对人生的态度顿时化作释然顿悟的理性,那就是直面“阴晴圆缺”的世态,“悲欢离合”的人生,做真正的猛士、直面惨淡的人生。仕途的逆旅、思念亲人的惆怅,顿时“灰飞烟灭”,畅快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企盼。


文章TAG:渔隐  真题  考研  古代文学  历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