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降为侯,韩信再无用武之地项羽死后,刘邦趁机夺取韩信兵权,并改封韩信为楚王以便就近控制,移都下邳。刘邦欲捉拿锺离昧,但锺离昧素与韩信交好,于是锺离昧逃到楚国。刘邦得知锺离昧逃到楚国后。不久就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刘邦向诸将征询对此事的意见。诸将都说:“赶紧发兵,活埋这个忘恩负义的小子!”高祖自知这些并不是好主意,就没有吭声。

这时,张良已经借口有病而功成身退了,只有陈平依然是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刘邦便向陈平请教,陈平开始不肯出主意,直到刘邦再三追问,并说:“我打算派兵前去讨伐他,你看怎么样?”陈平沉着地反问道:“这次有人上书告发韩信造反的这件事,还有人知道吗?”刘邦说:“没人知道。”“那韩信自己知道吗? ”“也不知道。”陈平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又问:“陛下的军队比韩信的军队厉害吗?”刘邦回答:“不见得。

”陈平又问:“陛下手下的战将中,有谁在战场上能敌过韩信?”刘邦回答:“没有人能敌得过他。”陈平说:“军队实力不如韩信,将领又不是韩信的对手,现在您反而要出兵去打韩信;一旦引起战争的话。胜负就难以预料了。这样做我真是很为陛下担心啊!”刘邦一听,十分着急,连忙问有没有什么稳妥的办法。陈平说:“古时,天子常常在全国各地巡行,会见各地的诸侯。

南方有一个地方叫云梦大泽。陛下装作出游云梦泽,要在陈州会见各路诸侯。陈州在楚地西界,韩信听到天子出游,又到了他的地盘上,他当然会来谒见。当他谒见陛下的时候,您便可以把他抓起来。这样就不用派兵,只需一个武士就足够了。”刘邦依计行事;韩信果然在路中央迎接。刘邦便让埋伏下来的武士将韩信捆得结结实实,投入囚车中。

刘邦既能把权力授予韩信,同样也能够收回,这就是权力游戏的规则。 后来刘邦把韩信贬为淮阴侯,留居京城,不让他到外地任职,韩信也就不能再有所作为了。由侯变死囚,只缺一个理由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之后,深知高祖刘邦畏惧他的才能,从此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在家中闷闷不乐,对于和绛侯周勃、颍阳侯灌婴等处在同等地位感到羞耻。

有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韩信出门后,笑道:“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等同列!”韩信在被刘邦软禁期间,最多的时间便是与张良整理很多的兵家书籍,总共整理出来一百八十二家,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而刘邦也常来陪韩信聊天,有次谈论各位将军才能的高下。

刘邦问韩信:“像朕的才能可以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刘邦说:“你怎么样?”,韩信回答说:“臣是越多越好。”刘邦笑着说:“你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朕辖制?”, 韩信说:“陛下不善于统领士卒而善于领导将领,这就是臣被陛下辖制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汉高祖十年,陈豨起兵造反,刘邦率兵前去平乱。

吕后与萧何密谋,伪报陈豨已死,在韩信前来祝贺时趁机擒获,以有人密告他与陈豨共谋,将韩信于长乐宫以五刑处死(先文面,割鼻,砍断左右趾,再用荆条抽打致死,枭首示众,最后大庭广众之下将尸体剁成肉酱),并株连三族。韩信自感未曾负君却落此下场,叹曰:“当初不曾听蒯彻之言,今日才会被人算计。”后世人称“生死一知己(萧何),存亡二妇人(漂母、吕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刘邦平定陈豨,班师回朝,得知韩信已死,既庆幸消除威胁,也为韩信的死感到惋惜。韩信死于非命,还被夷灭三族,的确够悲惨!功高震主就一定要死吗?韩信是被自己害死的!所有的大一统的王朝都是打出来的,都是在群雄并立的惨烈搏杀中挺到最后的,因此,古往今来,功高震主者太多了。可是他们未必一定以非自然死亡为人生结局,韩信同时代的萧何、张良、曹参;东汉初年的诸多功臣;唐朝初年李靖等人;明朝初年的徐达,等等。

其实韩信有两次机会可以避免被五刑和夷三族的悲剧结局。第一个机会在于采纳蒯彻(即蒯通)的计策,拥兵自立。蒯彻,辩才无双,善于陈说利害,曾为韩信谋士,并曾经劝说已受命于刘邦、并正在征讨各地方割据势力时的韩信拥兵自立,却不成功。如果拥兵自立即便不能一统天下,也不至于最后的悲惨命运。 第二个机会在于降为侯之后的自保之道。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外传  韩信  秘诀  低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