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容易被混为一谈,其实是两本书。《三十六计》成书于明朝,偏于战术层面。三十六计中我最欣赏的是“围魏救赵”、“李代桃僵”、“顺手牵羊”、“假途灭虢”、“反客为主”五计。或拥有不普通的资本和荣誉,只相对特殊,且有保质期。

孙子兵法,36计,厚黑学,哪一本书是普通人更需要掌握的?

孙子兵法,36计,厚黑学,哪一本书是普通人更需要掌握的

普通人就是一般人,或者说大众,大众也包括所有人。离开大众成为特殊的人,只能是生命中一段时间,也就是做社会某种特殊工作,就任高职务,局限于退休前。或拥有不普通的资本和荣誉,只相对特殊,且有保质期。提问中普通人该不该读这几本书,还不如问人类该不该读这几本书。当然有些人,总觉得自己不普通,不是一般大众,这是大错特错。

首先每个人皆是普通人,然后再有分工不同,层面之别,但这不影响普通人的本质。生物学不会承认非普通人,所有人都得吃饭喝水,太冷过热都受不了。虽然吃的和喝的档次不同,生活水准有别,这不影响普通人的基本性质。法律面前也没特殊人,便是那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时间面前更没有不普通的人。部分社区工作人员还是公务员,或者企业家等等,经常这么说,为你们老百姓怎么怎么样

这话听了特别扭,因为老百姓包括所有人,说话的人也是老百姓之一。不要总觉得自己高于普通,这不准确,也不可能。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容易被混为一谈,其实是两本书。《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时期,研究的是战略。《三十六计》成书于明朝,偏于战术层面。《厚黑学》成书于民国,有点像邪法,破译另类成功,争议不断。如果说特殊人,是指有特殊岗位的人,换言之普通人就是没有特殊岗位的人。

36计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些计?说出5计,现实生活中,你用过哪几计?

孙子兵法,36计,厚黑学,哪一本书是普通人更需要掌握的

三十六计中我最欣赏的是“围魏救赵”、“李代桃僵”、“顺手牵羊”、“假途灭虢”、“反客为主”五计。 战国时魏国攻打赵国,赵国情势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并没有直接派兵到赵国,与赵国合斗魏国,而是围攻魏国的首都,迫使魏国不得不从赵国退兵自守,从而解救了赵国。这就是“围魏救赵”之计。 春秋时,程婴与公孙杵臼合谋,用自己的儿子换下了赵氏唯一血脉,然后双双自杀的故事《赵氏孤儿》,家喻户晓,说的就是“李代桃僵”。

我很小的时候读过,多次被程婴和公孙杵臼的义气感动。 春秋时,晋国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晋国灭掉虢国后,再经过虞国回国途中,顺手把虞国也灭掉了。这就是“假途灭虢”和“顺手牵羊”之计。 汉末时,公孙瓒攻打韩馥的冀州,韩馥请袁绍进驻冀州,以为臂助,袁绍到了冀州后,在各要害部门安插自己的手下,架空了韩馥,逼得韩馥不得不弃城而逃。

袁绍用的就是“反客为主”之计。 现实生活中我用过“隔岸观火”、“混水摸鱼”、“声东击西”、“走为上”计。 我所说的“隔岸观火”,并非见死不救,而是一种斗争策略。 比如我在某国某部门工作,多种势力并存,拉帮结派,互相敌对,互相倾轧,暗流涌动的情况在所多有。 这种情况保持中立,哪一边都不靠近,那最后势必被各方孤立,成了边缘人。

但假如操之过急,一开始就在某一方冲锋陷阵,那么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弄得自己伤痕累累,死得最快的往往是自己。 那么一动不如一静,不妨静观其变,待各方势力在激斗中消减,然后自己突出奇兵,一击而中。 “隔岸观火”往往与“混水摸鱼”联用。 把水弄混浊了,鱼儿会晕头转向,此时乘机捕捉,往往易于得手。 “隔岸观火”、“混水摸鱼”也常与“声东击西”联用。


文章TAG:三十六计  学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