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街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守街亭要比扫清陇右残敌相对容易一些。其次,马谡是个不错的人才,诸葛亮有意让他多历练一下,以便未来重用。而马谡一直没有单独带过兵,这次有机会正好放出去锻炼一下。所以诸葛亮最后决定选马谡去守街亭。但是为了预防万一,他还是把如何守街亭的方案都做好,让马谡去执行。只是没想到马谡居然会在有答案的情况下自作主张,把事情搞砸。

姜维在投降诸葛亮之前,不过是中郎,参天水郡军事,官职不高。不过诸葛亮评价姜维是“凉州上士”,又命他统帅虎步军,显然他在军事方面能力不错。从姜维后来的表现看,诸葛亮并没有看走眼。因此如果单纯考虑能力,让姜维去守街亭没有问题。然而姜维此时毕竟刚刚归降蜀汉不久,在蜀军中并无威信。按照历史上看,守街亭的除了马谡外,至少有王平、张休、李盛、黄袭等将军。

《三国演义》里马谡失街亭,街亭在现在什么地方?

谢邀!马稷失街亭的故事出现于巜三国演义》这部书。蜀汉建兴 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为了实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亲率大军北伐曹魏。当时座落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45公里陇城镇的街亭成为了决定整场战役的关键。可诸葛亮由于失误,错用了纸上谈兵的马谡,导致街亭失守,北伐失败。马稷被曹魏大将张郃打垮后,所立军令状生效,诸葛亮不得已挥泪斩马谡,自贬三级,这个街亭从此名扬天下。

还有一说,这个所谓的街亭不是陇城镇,是今天水市麦积区的亭古镇。不过,这场战事虽有,但究竟是马谡之过还是诸葛之错却有另一种说法:诸葛亮明知马谡有纸上谈兵之嫌,也知道他的弱点被司马懿洞悉,所以故意让他守在街亭用做疑兵,而把半数主力交给赵云埋伏在二十里的左翼,待魏军绕道时聚歼。没想到此计被司马懿识破,置赵云的伏兵于不顾,派张鸽猛攻街亭。

钟会造反,如果消息不泄露,有姜维参加,能击败司马昭吗?

钟会是三国晚期魏国非常有名的谋士,出自颖川钟氏这个世家大族,是曹操时代司隶校尉钟繇的小儿子,自幼文武全才、谋略过人,钟会靠着帮助司马昭谋划了不少计谋,取得了司马昭的信任,最终成为司马昭的心腹。钟会谋反建立在魏国伐蜀胜利的基础之上,没有灭亡蜀汉,就不会存在钟会谋反,但发生于公元263年的魏伐蜀之战,在事前基本上没人相信这会是一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争,包括司马昭本人。

此战唯有钟会一意迎合司马昭的心意,因此钟会也得到伐蜀大军主帅一职,在司马昭的三路大军中,钟会是主帅,但司马昭并没有将兵权全部交给钟会,另外两路的统帅是邓艾和诸葛绪,虽然钟会是主帅,但三路大军也有相互牵制之意,况且军中还有卫瓘等监军率领的独自部队。但在战争过程中,钟会首先以铺路不尽力为由斩杀了许褚的儿子许仪,接着又以畏惧不前为由夺了另一路将领诸葛绪的兵权,身在后方的司马昭眼见钟会一步步的聚权过程,虽然没有怀疑钟会有异心,以司马家的阴谋鼻祖之名,也不免怀疑钟会有独立建功之嫌,但是说到谋反,司马昭此前并没有认为钟会有谋反之心,否则也不会让钟会成为主帅。

真正让司马昭起到疑心的是钟会、卫瓘、胡烈等人诬告邓艾谋反开始的,蜀汉政权投降之后,魏国的18万大军掌握在钟会和邓艾手中,其中15万人掌握在钟会手中,3万人掌握在邓艾手中,另外投降的近10万蜀汉军队,也处于钟会和邓艾的控制之中。现在邓艾被控谋反已经被抓,整个益州最高军政领导人就是手握28万军队的钟会,无论是谁,都会对钟会有所怀疑,古话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钟会本来是无罪的,但一下子他手有这么多军队,任谁当政也会有所怀疑,也就是这个时候司马昭开始怀疑钟会。但是怀疑归怀疑,司马昭暂时拿钟会是没有办法的,钟会谋反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仓促起事,并且没有绝对控制军队,如果钟会的谋划能够成熟一点,做事风格能够果断一点,钟会的谋反并非没有成功的机会。钟会在谋反之际,把魏军所有中层将领全部召来开会,商议反叛司马昭之事,事后又将这些将领全部囚禁,又放走了卫瓘,让卫瓘有机会逃到城外召集魏军攻入钟会大营,魏军乱兵听说自已的将领被钟会囚禁,才会听从卫瓘命令杀了钟会,再终钟会、姜维等人被杀。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攻城掠地  聚侠  攻城略地  姜维  专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