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只是凤毛麟角,除了这些,还有价值53万两白银的红珊瑚树,价值60万两白银的翡翠甜瓜,价值100万两白银的玉藕价值120万两白银的串珠袍褂,价值220万两白银的翡翠西瓜等等。慈禧身上穿着的东西也是相当值钱,串珠袍褂就价值120万两白银。此外还有27尊8两重的金佛、6两重的玉佛、6两重的翡翠佛、3两重的红宝石佛,这些全都加起来就有108尊佛。

全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尤其是他脑袋上顶着的凤冠,居然价值1000万两白银。颠覆三观的记载,能够把人给气死。当年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穷的要跟外国银行借钱,慈禧倒好,藏着掖着这么多财富。总结:大多数宝物都流向海外了。这些东西都是我大中华的民脂民膏,可惜在孙殿英的操作之下,大部分都流向了海外。没办法,当时在国内没有人能够消化得了这笔财富,而外国人对我们的文物早就垂涎三尺了。

清朝皇帝的儿子为什么在八旗里面不同的旗?是怎么分配的?

清朝皇帝的儿子为什么在八旗里面不同的旗是怎么分配的

因为清朝皇子入旗前需要封爵,成为旗中的领主,而入旗只能入下五旗,上三旗是皇帝亲领的。皇子入哪个旗,主要还是看实际情况。清朝皇族的旗籍都在下五旗,由皇帝亲自统领的上三旗中一般没有皇族存在,闲散皇族远支大多也都是入关前的皇族后裔。首先了解一下八旗制度,其实所谓的清朝八旗制度就是一种人口编制制度。简单来说,将一定数量的人口编制成一个单位,称作“牛录”;而若干牛录又组成“甲喇”,若干甲喇形成一个“固山”,这个固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旗”。

其实满洲的八旗制度也有点类似古代中原的“保甲制度”。满洲施行八旗制度以后,所有的“牛录”都是有主人的,而这些主子都是满洲宗亲王公。这种能够在八旗之中拥有牛录担任领主的宗亲,也被称作“入八分宗室”,也就是清朝封爵中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与辅国公。一般来说,封爵的高低与其所拥有的旗民牛录数量是成正比的。

打个比方来说,亲王拥有20个牛录,贝勒有8个,镇国公有3个,在此旗之中,拥有最多牛录者就是此旗的旗主。清朝的八旗,也分成上三旗与下五旗,由正白旗、正黄旗与镶黄旗构成的上三旗是皇帝亲自统领的,上三旗中也就没有入八分宗室存在,所有的牛录都是皇帝的。皇子们一旦封爵,就会入旗,而入旗的话也就只能入下五旗,主要也是看实际情况——哪个旗有佐领、参领空缺,就让皇子入旗,所以也就造成了清朝皇子们旗籍各不相同。

而入旗以后,这些皇族子弟的后代们也就属于这个旗。打个比方,某位皇子封郡王爵,入镶蓝旗以后,他的后代们就一直属于镶蓝旗,即便变成了闲散宗室以后仍旧如此。其实清宫剧很容易形成误导,认为“上三旗”都是贵族,其实不对。在清朝上三旗里的只有皇帝一家——皇帝、皇后、皇太后、太妃、没分府封爵的皇子与未出嫁的公主,其他皇族与其后代都是在下五旗之中。

上三旗也不是完全没有皇族后裔,不过地位并不高,因为上三旗之中的皇族后代,他们的先祖大多都是满洲入关之前那些皇族远支,或者地位低下没有封爵的皇族宗室,所以他们得以留在了上三旗。毕竟在清朝,得以封爵的宗室都在下五旗,除了皇帝一家人之外,拥有上三旗的旗籍未必是高贵的体现。皇帝将自己的皇子们封爵以后,分封到不同的旗籍之中,主要也是看实际各旗的空缺情况,也是为了平衡各旗之势。

《甄嬛传》中皇帝给甄嬛都赏赐过哪些特别珍贵的首饰宝物?

《甄嬛传》中皇帝给甄嬛都赏赐过哪些特别珍贵的首饰宝物

《甄嬛传》中皇上其实是最爱甄嬛的,除了内务府明着赏赐的一些东西外,皇上私下也是给甄嬛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直到出宫修行,镜头给了特写才曝光。这一定也是皇上赏赐的东西中的一小部分,但是甄嬛离宫后什么都没有带走,只带走了长相思。也许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允礼手中正好有长相守。螺子黛,外邦进贡,物以稀为贵,是宫中嫔妃的画眉神器。

皇上赏甄嬛螺子黛时还惹得华妃娘娘好一顿醋意。剧中的前半部分中大多数真是甄嬛和皇上的各种秀恩爱啊,皇上独独赐给甄嬛蜀锦玉鞋,真是让华妃娘娘又吃醋了,而且是勃然大怒那种。虽然蜀锦在清代不是什么很名贵的东西,但是在《甄嬛传》中却是极珍贵的。产量很有限,如果嫔妃用来作衣已经够光鲜亮丽了的不行了,但是皇上偏偏是用这名贵的布料给甄嬛做鞋,还是用蓝田玉做低,真是太宠爱她了,难怪华妃这么嫉妒甄嬛!蜜合香,也是外邦进贡的稀罕宝贝。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假钱  宝物  领到  红色  分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