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价格的稳定,对于农业经济为主导的古代来说,没有比它更有效的经济手段了。例如,宋哲宗绍圣年间,为了满足陕西军情之需,多发的一次交子量竟会超过一界总量的数倍,甚至导致成都地区交子的缺乏,又要增造。从这里看出,粮食和货币都是古代国君治理国家的重要的手段。

古代人没有通货膨胀的概念为什么不拼命印钱?

古代人没有通货膨胀的概念为什么不拼命印钱

通货膨胀,顾名思义,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原因呢,一国市场上流通货币供大于求,就是太多了。什么叫做古人没有通货膨胀的概念?司马迁提出稳定粮价、抑制其他物价《货殖传》中提到,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他认为粮食要平价出售,并平抑调整其他物价,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这才是治国之道。抑制货价,本就是防范通货膨胀的一种手段。

粮食价格的稳定,对于农业经济为主导的古代来说,没有比它更有效的经济手段了。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粮价飞涨,也会刺激其他货物跟着一起上涨。你想,粮价涨了,每人每天吃同样的粮食,付出的钱币多了,那么工人就要求涨工资,否则吃不饱,老板怎么办?商品的人工成本涨了,那就只能提高商品价格来挽回损失。如此恶性循环,不日,市场上需要的货币便会供小于求,国家被迫多发行钱币。

反之,商品、粮食产量没有增加的前提下,拼命增发货币,只能引起物价飞涨,然后恶性循环,国家继续投放更多的货币。所以,古代政府稳定粮价,和不增发货币一个道理,就是为了遏制通货膨胀。管仲提出控制发行货币,缩小贫富差距如果说司马迁的《货殖传》主要倾向于个人的生财之道,那么古代经济学家管仲就会告诉如何用经济手段来治理国家。

一、故人君挟其食,守其用,据有余而制不足,故民无不累于上也。管仲认为,国君能够管控粮食,掌握货币,依靠国家之有余来控制民间的不足,人民就都会甘心依附于君主。从这里看出,粮食和货币都是古代国君治理国家的重要的手段。二、凡将为国,不通于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不能调通民利,不可以语制为大治。治国需懂得轻重之术,能够调剂民利,通过管控经济来实现国家大治。

什么叫做调剂民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控制贫富差距。管仲认为,一个万乘之国如果出现了拥有万金身家的大商人,说明国家财富大量流失,国家没钱,臣子和将士当然不会效忠。这时,如果国君不出面干预,那么大商人便会依托其雄厚的资本,操纵市场,谋取厚利,如此,贫富差距便会更加悬殊,老百姓吃不饱就可能起事。这种现象恰好是国君最不愿意看到的,人有钱了则驱使不动,人太穷了则不能守法。

回到司马迁所提到的粮食和货币,我们再来看看古代国君是如何管理的?且君引錣量用,耕田发草,上得其数矣。民人所食,人有若干步亩之数矣,计本量委则足矣。然而民有饥饿不食者何也?谷有所藏也。人君铸钱立币,民庶之通施也,人有若干百千之数矣。然而人事不及、用不足者何也?利有所并藏也。从粮食来看,一个国家有多少农田,多少百姓,多少上缴国家,多少留着自用,国君都是统计过的。

然而,有些百姓却仍旧挨饿,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大商人的囤积居奇。从货币来看,一个国家有多少人,每人需要多少货币,这些也都是计算好的。然而,仍然有很多没钱的穷人,也是因为财富集中到一些大商人手中了。如果一个国君不能调节财富,缩小贫富差距,而是埋头在那里无休止地铸造货币,造成有钱人奴役穷人,怎么能称得上治国有道呢?据此可知,管仲认为乱发货币无益于治国,只有通过调节贫富差距来实现国家大治。

长期滥发货币会造成国家金融体系崩溃纸币没什么价值可言,然而古代的货币多为金、银和铜等贵金属,并非取之不竭,考虑其产量和储量,控制货币的数量势在必行。造纸术出现后,有些政府开始以纸币替代,例如,宋朝的交子,元朝的中统交钞等。纸币本身毫无价值,如果国家滥发纸币,就相当于割老百姓的羊毛。打个比方,老百姓辛辛苦苦赚下来一点积蓄,随着纸币的增发而严重贬值,购买力大不如从前。

《宋史·食货志》载,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年)“界率赠造,以给陕西沿边籴买及募兵之用,少者数十万缗,多者或至数百万缗,而成都乏用,用请印造,故每岁书放亦无定数。”事实上,北宋年间,赵宋政府也的确采用增发交子甚至是频繁更改纸币的手段,攫取百姓的财富,最终导致通货膨胀,金融体系崩溃。例如,宋哲宗绍圣年间,为了满足陕西军情之需,多发的一次交子量竟会超过一界总量的数倍,甚至导致成都地区交子的缺乏,又要增造。

货币其实是一个国家的国家信用,政府滥用信用,导致交子成为其敛财的工具。如果货币持续贬值,那么其国家信用也会随之土崩瓦解,后果是什么不言而喻。结语:谁说古人不懂得通货膨胀?司马迁和管仲早就深入研究过了。司马迁认为通过稳定粮价、抑制其他商品的价格来治国。管仲则认为乱发货币无益于治国,只有通过调节贫富差距来实现国家大治。


文章TAG:银票  网是  网实  控人  自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