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的行为代表着玉皇大帝,如来佛祖遭此羞辱,于是,在《西游记》中就要报复道家,从而引发了孙悟空以齐天大圣之名大闹天宫。齐天大圣就是如来佛祖,如来佛祖大闹天宫,就是要与天地齐寿,统管东西方各界,以达到其佛法东渐的目的。玉皇大帝无奈,不得不承认孙悟空就是“齐天大圣”。

孙悟空闹天宫失败后,天庭为什么没摘去他齐天大圣的头衔?

孙悟空闹天宫失败后,天庭为什么没摘去他齐天大圣的头衔

齐天大圣就是如来佛祖,如来佛祖大闹天宫,就是要与天地齐寿,统管东西方各界,以达到其佛法东渐的目的。孙悟空闹天宫,然后失败,其实是如来佛祖纵魔伏魔,经过这一过程,降服玉帝及其所管的天地人神鬼,然后,把佛法传到了南儋部洲(东土大唐)。“齐天大圣”原来如此,天庭敢摘去如来佛祖这个头衔吗?那么,《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或者说孙悟空真的就是如来佛祖吗?如来佛祖惨遭道家羞辱,以佛法东渐报复道家孙悟空的师父是谁,似乎是《西游记》的一大死结。

书中说,一只神猴从东胜神洲来到西牛贺洲,在一个樵夫的指引下,拜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的菩提老祖学艺。这个樵夫其实不是别人,就是如来佛祖幻化的。却说猴王随着童子直至瑶台之下,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此时,书中有一首赞诗描写菩提祖师: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这首诗中,把菩提老祖写成了一个不佛不道的怪胎,同时,也提前伏藏了“齐天大圣”。原本,幻化成樵夫的如来佛祖是讲《黄庭经》的道士,而且,菩提祖师坐瑶台,两边又有小仙侍立,分明就是个道家大仙。但是,这首赞诗却又把这位道家大仙说成了西方妙相祖师。

这其中的奥妙,就隐藏在这首赞诗的第一句中,那就是“大觉金仙没垢姿”。这句话所隐藏的深意就是,佛祖曾经被上帝(玉帝)的长子羞辱,被降为道家的大觉金仙。《宋史·徽宗本纪》中说:宣和元年(1119年)正月,宋徽宗下革佛诏革佛,诏:“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宋徽宗自称是上帝的长子,自号“道君皇帝”。

所以,他的行为代表着玉皇大帝,如来佛祖遭此羞辱,于是,在《西游记》中就要报复道家,从而引发了孙悟空以齐天大圣之名大闹天宫。闹罢天空,如来佛祖终于“与天同寿庄严体”,玉皇大帝也不得不接受佛法东渐的事实。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为何说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是如来佛祖呢?如来佛祖炼魔成功,天庭集体归降招安《西游记》第一回的回目是“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这回书开头写的是猴王出世。

猴王出世的地点是东胜神洲的海外仙山花果山,这座山是“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很明显,花果山原本是道家仙山十洲的源流。但是,却被如来佛祖占据,在此孕育灵根,培植心魔。所以,后文故事就有“五行山下定心猿”,心猿就是如来佛祖心魔所幻化,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五行山之“五行”也出自道家,如此,如来佛祖也太强势了,无论是花果山,还是方寸山、五行山,都是道家圣地,却被如来佛祖来“炼心魔”。

如此,就不难看出吴承恩对佛法东渐的态度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就是个“心”字,如来佛祖被贬为道家的大觉金仙,被玉皇的儿子羞辱。于是,修炼道家七十二地煞本事,随时准备打上天庭。因而,如来佛祖放出心魔时,如此严厉训斥孙悟空:你这去,定生不良 。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孙悟空离了灵台方寸山,果然是生出很多不良。

但是,西天取经也是不良吗?徒弟得成正果,难道师父不高兴吗?因为西天取经就是“不良”,如来佛祖不可告人的“心魔”一旦为世人所揭穿,那就肯定是万劫不得翻身了。故而,历史上出现了“三武一宗”灭佛大事,宋徽宗则以道教同化、异化、归化佛教,如来佛祖被降为道家的大觉金仙。灭佛、革佛的都是上帝之子,如来佛祖心怀“不良”,这才动起了打败天庭,降服天庭的心思,以心魔闹天宫,以收回心魔这等把戏令玉皇大帝等整个天庭屈服。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齐天大圣  ol  大闹天宫  西游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