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目前解放军军官授衔条例来分析,大校军衔对应的军内职务是副军长、正师长、副师长、正旅长等,至少在没有大将和大尉军衔的背景下,却偏偏要设置一个大校军衔,实际上就是为了将少将级别的军官人数降下来。大校正师长是个基准军衔,其他的副军、副师、正旅等都是参考大校正师的,那么团长是上校,在没有大校的前提下,师长就是名正言顺的少将,如此一来,加上同级别的政治委员,全军的少将人数将有许多,由此,上面权衡再三,决定在取消元帅、大将、大尉的前提下,保留1955年军衔制中的大校,大校的基准是正师级,说穿了大校这个军衔,就是为了卡师长的,就中国军人而言,一般升到大校,其在军内的发展就原地踏步了,只有极个别资深的大校才能升少将,但前提是晋升集团军军长、基地司令员等职务。

当然了,师长,大校级别,到年龄不干了,那是退休;少将级别,到年龄不干了,那是离休,退与离,仅一字之差,但不干以后的待遇,却大相径庭,这方面就不便展开了,也不是本文的探讨范围。非常有意思的是,西方军衔中,常见准将军衔,也是卡少将,在上校团长之上,设置了一个准将,事实上,与中国的情况类似,为了将少将以上的高级军官的人数降下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英国军队中准将不属于将军,但美军却视作准将军。

美军的旅参谋长是什么军衔?

大校是什么级别

美国军官职务编制军衔编制规定: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军种参谋长、战区司令员“上将”;军种副参谋长、军长、舰队司令“中将”;师长、航母编队特混司令“少将”;副师长、独立旅旅长“准将”;团长、空军联队、舰长“上校”;营长、军舰艇中队“中校”;副营长“少校”、连长“上尉”、副连长“中尉”、排“少尉”……因此、美军旅长为……“准将”军衔、旅参谋长为-“上校”军衔。

到底是旅长官大还是师长官大?

从目前PLA的左胸的那一排资历章来看肯定是师长大于旅长,因为按照规定PLA正旅长的资历章是副师级,也就是打个比方如果一个旅长平调到某师,其职务最多就是匹配到副师长或者师参谋长级别,但是上不了师长。现在实际情况是师长和旅长两者没有存在直接上下级关系,更多只是差异在于不同军队编制配属军事主官军衔不同而已。

当然会有存在师长是旅长的直接上级,这个在中国现代战争史上是也有的。比如:1947年“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师”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其编制构成就是师-旅-团,但究其原因是1946年“国共会谈”常凯申为了应付外界舆论进行所谓的整编,就把一些军队编制进行压缩降级,给外界一种裁编、整编的假象,当时的74军就是这样编制由军降级为师,但是人数没变。

同样的在早期的解放战争期间我军也有存在过师-旅-团这样的编制。比如第四野战军的三十九军就是这样,其前身就是1945年由黄克诚大将率领的新四军第三师,下辖第七、八、九三个旅每个旅各三个团,总人数在3.7万人,其实彼时的新四军第三师已经是纵队(军)的规模,只是当时出发前依旧按照新四军的部队番号没改,但是到了东北后就很快改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

在1948年11月统一全军番号前,当时的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在刚成立时纵队的编制是纵队-师-团这样的“三三制”编制,而当时的西北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刘邓大军)有一些部队出现纵队-旅-团的“三三”制编制,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人少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一个步兵师的编制在1万-1.5万人左右,旅则是5000-8000人左右,相较于华野和东野的财大气粗,那时的西北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刚成立时则相对要有些寒碜,所以有些纵队出现纵队-旅-团的编制情况。

2003年以后PLA的集团军就出现一个集团军下辖有师级和旅级作战单位同时存在的情况。到了2015年新一轮的改革后,PLA现有13集团军几乎所有编制都是集团军-合成旅-合成营,一般情况下一个集团军下辖6-8个合成旅,总人数大概在4-6万人左右,而一个合成旅人数在4000-6000人这样。当然目前还是会有存在为数不多的师级作战单位,主要是在新疆军区,当然也有个别是先前的重装师演变而来,目前还在五大战区的新编号集团军下面。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军衔  特战  旅长  四位  剩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