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以《丈夫歌》为佐证,说周瑜是个文学家、音乐家,这就太扯了。虚构剧情二:设计让蒋干盗书,反杀曹军水师都督蔡瑁、张允。这一点不细说了,历史上没有这事。虚构剧情三:与诸葛亮不谋而合,共同想到了火攻之计。在演义小说中,火攻之计是诸葛亮和周瑜不谋而合的计谋。但是实际上,这条计策是黄盖提出来的。这一点在周瑜传和黄盖传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三国志·周瑜传》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三国志·黄盖传》当然了,周瑜也不是没有贡献。他作为前线的决策者,采纳了黄盖的火攻之计。但是火攻之计不是他提出来的,这一点一定要分清楚。当然了,自然跟诸葛亮也没啥关系。

以上列举的内容都是演义小说中,罗贯中为周瑜在赤壁之战期间的“加戏”。正史中并无相关记载。除此之外,还有苦肉计、美人计(建议孙权嫁妹妹)、假途灭虢(扬言攻益州,实则偷袭刘备)等计谋,也通通都是虚构的。正史上没有记载。然后,说说《三国演义》对周瑜的抹黑。罗贯中对周瑜的恶意抹黑,完全是不加任何掩饰的,甚至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

具体的案例不用列举了,只需要看一下《三国演义》每一个章回的章回名即可。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演义小说不过就是一百多回,其中三气周瑜就整出了三回。以至于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之下,周瑜几乎就变成了小肚鸡肠,气量狭小之人的代名词。

尤其是再加上那句“既生瑜,何生亮”后,气小量狭的形象跃然与纸上。但是其实,周瑜并非气量小,嫉贤妒能的阴险小人。他的死,一直就是个迷,连正史都没有说清楚到底怎么死的。到了演义小说中,就被罗贯中给活生生的给写死了。最后做一个总结:周瑜是汉末群雄争霸时期的一员名将,赤壁之战是他的得意之作。正是因为这一场大战,才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后来周瑜在计划谋取益州的过程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突然病死于巴丘(湖南省岳阳市),英年早逝了。孙权后来称帝时,曾对众人说,如果没有周瑜当年的功绩,我是当不上这个皇帝的。因此可以说,周瑜是历史上的名将,当之无愧的名将。但是,周瑜身上的印迹太复杂。很多方面已经被演义小说深深的影响了。喜欢周瑜的人,会把演义小说中对周瑜的抹黑给去除掉,只留下演义中对他的吹捧,然后对别人说:周瑜是完美的!不喜欢周瑜的人,会把演义小说中对周瑜的吹捧去除掉,只宣传演义中对他的抹黑,然后对别人说:周瑜是个小人!所以对于周瑜这个人的正确评价,一定要把演义小说和正史严格的区分开。

《三国演义》丑化了周瑜吗?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什么样的?

这个是肯定的。《三国演义》褒刘抑曹贬斥吴,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因而,曹吴阵营里所有人物都是被丑化的对象,周瑜也不例外。看看具体情况吧。01《赤壁怀古》之周瑜苏东坡在《赤壁怀古》中把周瑜写得那叫一个潇洒飘逸。不过嘛,老苏做事不太靠谱,他那话也就是听听,娱乐一下而已!尽管是给后人增加了又一个游玩的去处,不过没搞清周瑜当年在哪里进行的大战,就如此感慨,这个好玩。

如果真去了周瑜赤壁,老苏还不知道能整出啥更厉害的作品来。且不说这个东坡赤壁和周郎赤壁的不同,先看一眼《赤壁怀古》吧。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代文豪苏东坡对周瑜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啊。羡慕小乔初嫁周公瑾,嫉妒周郎谈笑间将曹操整得樯橹灰飞烟灭。想想自己,还没有建功立业就早生白发。刚刚说了,老苏的话不靠谱,诗人嘛,浪漫一些自然可以理解。我们就权且随便看看,听听算啦。02《三国演义》之诸葛亮三气周瑜赤壁大战,孙刘联盟击败曹操,取得战略大胜利。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周瑜  真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