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襄宗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得暂且答应,并陪嫁了女儿到蒙古联姻。就这样,蒙古人找到了第一只替自己放羊的牧羊犬。有了西夏的帮忙,1211年,蒙古正式对金朝这个巨无霸开战。值得一提的是,先跟金国翻脸的还不是成吉思汗,而是西夏。公元1210年,夏襄宗以金国的拒绝出兵救援西夏为由,断绝了西夏与金国维持了86年的宗主关系,兴兵十万攻金国的葭州。

第二年,蒙古以15万大军伐金。当时的金国皇帝完颜永济完全搞不清楚蒙古军的突击方向,也搞不清楚蒙古军的战略意图。几十万金军在他这种昏君的指挥下,被蒙古军打的团团转。而蒙古方面的目标则非常清晰——金国乃庞然大物,一战必然无法灭金,蒙古军必须采取游动作战,不与金军争一城一地之得失,只求尽量争取歼灭金军的有生力量,对金国百姓造成恐慌心理。

由于金军的主力被蒙古军像遛狗一样,耍的团团转,因而金军的多处城防要塞都兵力不足,无法跟蒙古军的主力对抗。很多守城的金军见蒙古军势大,便开城投降,沦为了蒙古的半奴隶化军队——“伪军”。金国被蒙古—西夏联军这么打了三年后,力不从心,再加上金宣宗完颜珣(靠篡位上台的皇帝)也是个罕见的奇葩昏君。在他的主张下,金国主动放弃中都北京,举国南渡黄河,试图以河水来抵御如狼似虎的蒙古人。

蒙古在金军主力南移后,迅速攻占金军在东北的老家,并进入关内,在中原北部一带开始经营。当时的中原有非常多的汉人工匠,金人主动跑了,这些工匠便臣服于了蒙古。在这帮工匠的协助下,蒙古在短短几年时间,便从一支只有轻骑兵的草台班子军队,进化成了拥有轻重骑兵、工程兵、步兵和攻城器的先进混编军队。如果按照这个发展速度,蒙古灭掉金国,指日可待。

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个突发事件,影响了蒙古灭金的进程,这个事件就是花剌子模虐杀蒙古商队事件。为了给商队报仇(当然是借口了)。蒙古军队的主力西征,只留下一万蒙古军和十几万金国伪军镇守蒙古老家。蒙古大军西征之前,成吉思汗因为西夏拒绝协助他进行西征(也是借口,主要是怕蒙古大军西征后,西夏和金国联合),对西夏进行了第四次征讨。

这一次伐夏之战,由于西夏不敢抵抗,因而蒙古军直接就杀到了西夏国都中兴府,当时的西夏国主夏神宗害怕(夏神宗也是个靠篡位上台的昏君),便弃城逃到西凉府,只留下太子李德旺独守中兴城。李德旺紧急派使者求饶,表示西夏一定会臣服于蒙古。成吉思汗见目的达到,便卖了李德旺一个面子,撤军回师。夏神宗见蒙军走了,才返回国都。

回朝之后的夏神宗认为西夏“附蒙攻金”并没有捞到好处,还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便决定改变策略,与金国缓和关系,主动要求议和,恢复边地互市,但是遭到金国拒绝。比较搞笑的是,奇葩昏君金宣宗认为西夏协助蒙古打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他不与西夏议和就算了,反而还授意西北金军趁机攻夏,蚕食西夏领土。结果这就导致蒙古西征期间,原本是西夏和金国联合反攻蒙古的大好时机,就这么白白的错失了。

金宣宗分兵攻南宋和西夏,南宋和西夏则联合抗金。手里只有一万蒙古军的蒙古留守统帅木华黎简直要笑死了。这要是都不能一举铲除西夏和金国,都对不起老天爷的一片好意啊!七年后,成吉思汗西征大胜而归,以西夏拒绝征兵以及故意不纳质子(人质)为由,兵分两路出击,试图一举消灭西夏。当时,西夏的国主又一次换人了,原本的国主夏神宗因为民怨沸腾,加之成吉思汗对他不满意,逼他退位,他便传位给了太子李德旺。

李德旺这个人比他父亲强,他认为联蒙伐金是绝对错误的,便派人与金议和,夏金约为兄弟之国,互相支援。不过,金夏原本是君臣关系,此时金国愿意自降身份跟西夏结为兄弟之国,这说明金国此时混的也不咋滴。两个穷途末路的国家联合,必然也是没卵用了,他们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趁冬天黄河结冰期出兵西夏,仅用10个月就攻陷河西各地,向东进军并围住西夏重镇灵州城,彻底切断西夏东西部联系的同时,扼住了西夏首都兴庆府向南的撤退通道,使西夏朝廷无路可退。

当时的夏献宗李德旺直接被吓死了。皇位传给了末帝李睍。末帝李睍见无路可退,便决心起倾国之力准备在中兴府和西平府一带与蒙古军决一死战。这一战,蒙古军10万,夏军30万,双方的士气都很高。(蒙古军刚刚西征得胜而归,士气自然高涨;西夏军因为不想灭国,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与蒙古军决战)战役正式开始前,西夏军在都城中兴府和南部重镇西平府各驻守十万大军,两府之间的野外再留十万大军。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弹弹  手游  观测站  打不开  坐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