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和赵佩茹对于王平版本,则是侯耀华让王平去见侯宝林,侯宝林见到王平说,你三叔(侯耀文)说了这么多年相声没有拜师,拜师这事不能让活人捡了便宜,你懂吗?王平连连点头,表示懂,其实自己当时并不懂,后来王平自己琢磨,不然活人捡便宜,那便是拜师故去的艺人,也就是代拉拜师,而自己的师父正是赵佩茹的大弟子李伯祥,所以侯大师的意思就是让李伯祥代拉侯耀文拜师。

著名京剧老生于魁智为什么不收小陶阳为徒弟?

著名京剧老生于魁智为什么不收小陶阳为徒弟

一位是当代著名京剧老生,一位当代“京剧小神童”,对于小陶阳,多少人都希望他可以拜入京剧大师的门下,而于魁智似乎就是一个很好的人选。不过,小小年纪就成名的陶阳,好像并没有这样的好机会,曾经历一次被“抢”事件后,其父母带他回到了江西老家,后来小陶阳一家来到北京发展,进入了德云社,还成为了一名相声演员。虽同为京剧而出名,但他们之间似乎缺少一个相识的缘分不管是于魁智还是小陶阳,他们两都是以京剧而出名,所以说两人还是有共同的爱好的,有相似的经历的,但他们到现今都好像没有一面之缘啊。

于魁智他是著名京剧名家,他1961年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中央戏曲学院,其京剧水准可优秀了,常常京剧名家李胜素、孟广禄等一同搭档,是出了名京剧老生啊。而小陶阳他1997年生人,6岁就开始登台表演,一口京剧可是唱得非常溜,2006年,获得“津门十佳京剧小票友”称号,在山西“小梅花”奖比赛中,更是一举夺魁。

多场大型比赛中,都获得优秀的成绩,也一度被人们称为“京剧小神童”,在2007年还被邀请参加央视春晚的演出呢,可见小陶阳名气真的很响亮。就是在当年小陶阳成名之时,都未有机会与著名京剧名家于魁智相识啊,小小年纪的他,也更多的被用于“商业演出”,也就缺少一个与于魁智相识的机会吧。多年前,小陶阳加入德云社,成为郭德纲的义子虽然成名很早,京剧表演也非常精彩,但小陶阳的早年经历好像并不顺,在成名后经历过“被抢”事件,其父母对于小陶阳的前景也是更加注重。

后来他们一家子来到北京寻求发展,正好遇到郭德纲,小陶阳与郭德纲相见可是一见如故啊。郭德纲虽然是相声演员出身,但对于京剧也是非常的热爱,“票友见票友”,可有缘分了。于是,小陶阳进入了德云社,他们一家子住在德云社后台宿舍,小陶阳也是一边读书一边学习京剧和相声。那时德云社发展也是非常快速,小陶阳捧上郭德纲也算是一件荣幸之事,再加上郭德纲对小陶阳可好了,收他为义子,取艺名为陶云圣,以此成为德云社的一员。

郭德纲还专门为他创办了“麒麟剧社”,从此京剧也开始了商演的道路,所以说,郭德纲对小陶阳可是非常的器重,教他学习相声,也给他表演京剧的平台,小陶阳也算是捧上一个“好靠山”啊。低调的于魁智也并没有收徒的习惯或许,这就是缘分吧,小陶阳加入了德云社,成为了一名相声演员,当然,京剧表演也还是同往日。一方面要学习,一方面也要表演,再另拜他人为师也就暂时搁浅了。

再说,于魁智也没有收徒的习惯,10岁开始学唱戏,当年也是“戏剧神童”,在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就分配到了中国京剧院,发展非常顺畅,可以说是正宗的京剧科班出身啊。早年学习京剧,他也没有拜师和收徒的习惯,为京剧事业,他可是不断的深造和学习,表演和演唱风格独特,也被称为“中国第一老生”。为振兴京剧国粹,于魁智可是倾尽全力、不断探索。

直到2009年,为了纪念杨宝森大师百年诞辰,他同倪茂才、李济青等一同在国家京剧院畅和园拜“杨派京剧老生”叶蓬为师。所以说,于魁智自己都是晚年才拜师啊,当然早早就收小徒弟,如此高调行为,也不像于魁智的作风吧。而且于魁智只为京剧事业而努力,从不去争斗那些名气,此外京剧圈好像也不像相声界那么看重师徒辈分一说吧,收徒一事还是比较次要的。

侯宝林为什么指定侯耀文拜师赵佩茹?真的是不让活人捡便宜吗?

侯宝林为什么指定侯耀文拜师赵佩茹真的是不让活人捡便宜吗

坊间传闻,侯宝林指定侯耀文拜师赵佩茹,是因为不想让活人捡便宜,毕竟侯耀文拜师的时候已经成名,拜师只不过是拜门,而能成为侯家的师父,自然是攀了高枝。这种说法固然有道理,但是侯耀文之所以拜师赵佩茹,还有侯宝林大师更深层的考虑。侯耀文拜师的问题迟而未决侯耀文是侯宝林大师的第三子,而且相声天赋也比较高,不过父亲侯宝林虽然是一代相声大师,但是并不愿意让儿子从事相声,这点和马三立大师相同,都是认为相声这行业太苦,不想让儿子再继续吃苦,不过巧合的是这两位相声大师都没能阻挡儿子的相声事业,而侯耀文和马志明的拜师都比较坎坷,最后也都是代拉拜师。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tnt  拜师  隐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