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刘备战胜了强大的曹操,为何夷陵之战惨败?

公元221年,汉中王刘备正式在成都即皇位,这就是汉昭烈帝。由于孙权和大都督吕蒙用计袭取了荆州,杀了关羽。刘备即位之后,便调集70多万大军替关羽报仇,进攻东吴。这时大将赵云,诸葛亮等大批头脑清醒的大臣们苦苦劝谏,希望刘备冷静,但是刘备是言语不进,决心伐吴。刘备出兵前,又接到张飞被部将范疆、张达杀害的消息。

刘备是旧恨未报又添新仇,报仇心切他命令大军日夜兼程。蜀军先锋吴班、冯刁很快攻占巫县(重庆巫山)、秭归县(湖北)。东吴君臣们都吓得夜不能寐,经过几翻商量,决定把杀张飞的范疆、张达送给刘备处理,把荆州等重地让给刘备,来作为和蜀国和好的条件。可是刘备是什么也听不进去,决心消灭东吴。孙权正着急的时候,大臣阚泽以全家的性命担保举荐陆逊为统帅,可以阻挡蜀军的进攻。

于是孙权封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赐他尚方宝剑带领五万大军低挡蜀军的进攻。第二年正月,刘备到了秭归县。蜀国大军是水陆并进,直低夷陵(湖北宜昌东南)。刘备率主力,进驻猇亭(湖北宜昌北)。他在长江南岸,沿路扎下营寨,水军也弃船登陆。从巫峡到夷陵的几十里山路上,蜀国大军一连设置了近百个大营,声势浩大。陆逊看到蜀军士气旺盛,又占居着有利的地理位置,很难攻打,就坚守不出战。

东吴的将领们看他既不进攻蜀军,又不出城应战蜀军,认为他是胆小怕打仗,都在背地里愤怒不平。刘备在夷陵受阻,从这年(公元222年)一月到六月,蜀军一直找不到与东吴军队决战的机会。刘备为了引诱吴军出战,命令吴班带领几千人马,到平地上扎营,然后在附近的山谷埋伏了近万人的精鋭部队,等候吴军。东吴的将领们都憋好几个月了,都想出战。

陆逊阻止说:*蜀军在平地的军队很少,周围的山谷里一定有大量的伏兵,我们要耐心的观察*。刘备见陆逊不上当,就把埋伏在山谷里的军队撤出了。这样,东吴的将领们都佩服陆逊了。陆逊通过观察,心中有数了,于是决定反击了。他派小股军队试探进攻蜀军的一处军营。这一仗虽然打败了,但是他却找到进攻蜀军的办法。接着,陆逊命令士兵们每个人都拿着一把茅草冲入蜀军的大营,顺风点火?,发动火?攻。

那天晚上风刮的很大,蜀军的大营都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军营起火?,就会延烧到另一个军营。顿时蜀军的营寨陷入了一大片的火?海之中。陆逊率领大军乘机反攻,蜀军被大火烧的懵头转向,互相踩踏是死伤无数。东吴的大军一连把蜀军的几十个大营都攻破了,杀死蜀将张南、冯刁等多名主将。蜀军是纷纷逃命,包围夷道的蜀军也都溃不成军的逃跑了。

三国乱世,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魏蜀吴哪个政权适合他们安居乐业?

三国是群雄逐鹿,豪杰称霸,社会动荡,纷乱不安的局面,战争就是灾难,百姓难以安局,战事先从中原开始,百姓和士族纷纷流离夫所,大部南渡,多以荆州,交洲,扬州去辟难。后来曹公统一北方,招抚流民,兴修水利,使百姓能以安居乐业,其次是吴国,地处江南,北人南归,比较安定!最差的就是蜀国,由于连年征战,本来益洲地穷人稀,使得男子十五负兵役,女子当运,你想啊,古代女子小脚,是如何的苦难l!。

古代朝代都有外族入侵、边关危机,为何三国乱世却能安稳200年?

我来回答:古代朝代都有外族入侵、边关危机,为何三国乱世却能安稳200年?我们所谓的三国战乱时期,一般是从公元220年的汉献帝退位,曹丕称帝算起,至280年晋吞吴结束。如果再往前推一下,从汉末战乱开始,到三国归晋结束,也就是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来算,到公元280年晋灭吴结束。这期间不到一百年,也是汉民族饱受摧残的一百年,并不是题目讲的二百年!那么为什么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再到三家归晋,这个过程中外族这么安分呢?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汉王朝对周边外族,尤其是匈奴的打压是非常狠的。

特别是汉武帝时期,匈奴和鲜卑被打的四分五裂,大大加长了外族实力增长的周期。再加上外族部落之间也冲突不断,相对中原地区武器落后人口不足,所以尽管到了东汉末期乱世来临,外族也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汉王朝虽然已经分崩离析,但是各路诸侯依然摁着外族打。以北方曹魏为例子,建安十二年派出张辽大败外族,掳走大量人口,建安二十三年派出曹彰,北伐乌丸,鲜卑王柯比能吓坏了直接称臣。

包括多次登上历史舞台的匈奴也曾在兴平二年和建安七年两次投降曹操,外族就像送快递的一样,来了就是送粮送人。 不光曹魏,其实三国对立阶段,蜀国和吴国对于外族的打压也是很到位的。蜀国当时主要应对的就是南蛮,我们熟知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就是由此而来的。除了孟获一支,蜀国还面对淮水一带的廪君蛮,荆南附近的傒人,以及阆中一带賨人,这几股外族势力最后都依附于蜀汉的政权,成为蜀汉的军事力量。

吴国相对于曹魏和蜀国外族入侵的压力并不是那么大,主要应对反吴汉人和外族混杂的山越,也是被孙权多次围剿,后来也是投降东吴,成为了吴国的战备力量。可以看出,无论是魏蜀吴怎么如何争斗,各个政权对于外族的方针还是比较一致的,基本上就是打到你服为止,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无论是羌、匈奴也好,还是羯、南蛮、山越也好,实力上和魏蜀吴有着不小的差距,说白了就是打不过,打不过谈什么入侵。

后来,司马氏篡权建立了晋朝,在晋朝的初期,司马炎虽然带来了短暂的太平盛世,但是贪污腐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状并没有得到根除。尽管如此,当时鲜卑首领发动史称秦凉之变的反抗战争,最终结果还是被晋将马隆镇压了。最后,我们都知道,三家归晋以后,就是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三国时期尽管我们对外族有着绝对的优势,但是不得不否认的是,自东汉末年开始汉人的数量就在战乱中急剧下降。

在晋朝统一的时候全国人口根本无法和汉朝时候相提并论,只剩零头,汉朝余威已尽。北方各部也完成了统一,在最应该励精图治大力发展的时候,晋惠帝带着一脑子浆糊坐上了龙椅。本来就衰弱的国力加上更加严重的内斗,名将去不了战场而是在门阀互斗中疲于奔命。三国时期对外一致的政治共识也不存在了,人口优势没了、装备优势没了、政治环境糜烂不堪。

再加上人口大量减少,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虽然一开始是作为晋人的奴婢。但很快奴婢的数量就超过了晋人的数量,八王之乱后,这些外族人士趁机举兵,很快就占据了中国半壁江山。晋朝也因此常常被人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西晋很快就灭亡了。到了东晋国土面积已经严重缩水,北方连年的战乱、朝代更替频繁,昔日让各个外族闻风丧胆的汉人军队也一去不复返了。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乱世  三国  爆笑  互尝  诠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