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防弹的头盔戴不动的啊。我国在1997年研制并装备了QGF02防弹头盔,该头盔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芳纶纤维制造,外形借鉴了美国PASGT头盔的设计,所不同的是护耳上方略呈圆弧状,而不是直线。其防碎片,防弹性能都比较好,整体性能与PASGT头盔持平。

防弹头盔真的能够抵御子弹吗?

防弹头盔真的能够抵御子弹吗

现代意义上的头盔差不多是一战时候开始兴起的,而且当时钢盔的主要理念确实就是为了防破片,毕竟你想自打18世纪火器大量普及开始,欧洲那边一票人都开始不带头盔了(再早之前因为拿着刀枪剑戟的干架,戴头盔的比例还是挺高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一战,比如刚开始那会,法国人带的还是布制的Kepi帽,德国人带的也是皮质的尖头帽。

然而因为一战中火炮的大量应用,欧洲那帮人都发现相当一部分的战死士兵的死因都是因为头部被炮弹破片击中。因此到了1915年,各国都开始换装钢盔,不过那会的钢盔普遍用1mm左右的钢(或者含锰的硬化钢)制成,抵御个动能相对较低的破片还成,但对于枪弹的话,撑死了抵御一下.45ACP弹(这种弹初速较低,口径偏大,停止力虽强,但是穿透性很差,英国当时的头盔就有10英尺内抵御180m/s存速.45ACP的要求。

)包括到二战乃至之后,这种主要用以防御破片的钢盔一直是主流。直到凯夫拉问世之后,这种强度是钢5倍,密度却只有钢1/5的新材料才开始替代钢盔。但直到目前为止,头盔的防弹能力普遍也只有NIJ IIIa级,也就是说他虽然能抵御几乎所有的手枪弹(.44 Mag及以下),但对于近距离步枪弹的直射依旧无能为力。话再说回来,如果说步枪弹距离远点,或者入射角偏一点,还是能起到跳弹效果的(而且不会断脖子,里边有内衬的...脖子也有韧性,没那么好断)当然,现代的头盔也开始承载了更多诸如战术设备平台的功能。

现在士兵的钢盔为何不是防弹的?

现在士兵的钢盔为何不是防弹的

你先从钢盔出现的角度去看,现代钢盔出现于1915年,也就是一战那会。因为一战中大量火炮的使用,尤其是榴霰弹的普及让吃瓜步兵脑袋被开瓢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法国、英国、德国都先后给士兵装备了厚度在1.5-2mm左右的钢盔。当然,这点厚度不指望能挡子弹,即便是手枪弹的近距离直射都危险,但对于炮弹破片来说倒是够了。

但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等到各类防弹纤维普及以后,头盔的防弹性也大幅增加,至少现代头盔已经能达到3A级,至少对绝大多数手枪弹都免疫而能抵挡步枪弹的头盔不是说没有,但是还没普及。其原因之一是步枪防护的防弹材料一般都是陶瓷类插板,而这玩意不适合上头,因为重,而头又是感官战场的玩意,牺牲感官性不划算。再说了,虽然现代头盔不能防护步枪弹直射,但又不是说不能防护步枪弹小角度入射,而且战场上更多的是流弹,失能弹,头盔挡住这种步枪弹还是没问题的。

防弹衣为什么没有大规模装备使用?

防弹衣为什么没有大规模装备使用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说到底,就是不愿意现在花这个钱。第一,防弹衣价格不菲。防弹衣不是防刺服,价格还是很高的。目前防弹衣分为很多级别,野战军人当然得选择高级别防弹衣。这样一来,价格就会很高,至少也要几千元人民币。老美惊呼廉价的陶瓷防弹插板,也至少要卖到100到200美元,并不算便宜。防弹衣不是导弹,是要人手一件的。

以目前解放军的规模,至少要装备五六十万件。大家算算看,这要花多少钱。第二,防弹衣是消耗品。很多人不知道,防弹衣很容易过期的。防弹衣的芳纶纤维材料是有寿命的,保质期为3到5年,过期之后其防弹性能将严重下降。花了这么多钱买了防弹衣,没几年就成为废物,那还买什么呢?反正短期内,我们也不会打仗。第三,有人不爱用。

其实解放军基层部队还是有一批防弹衣的,但平时很少用。萨沙听朋友说,一是穿着笨重的防弹衣,会影响训练成绩;二是防弹衣如果经常沾到泥水之内,使用寿命会迅速降低。总之,就算有了也不用了。所以,我军的防弹衣数量不多,同人手一套的美国大兵是不能比了。但大家不要担心,因为:我们有大量民企可以生产防弹衣。只要不是国企垄断,一切都好办。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兵魂  创世  斗兽场  防弹  解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