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今天的话题,在农村一到了小年,过年的氛围就越来越浓了,集市上也是非常热闹,很多人都在置办年货。一到小年,各地风俗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个风俗比较统一,就是会在这一天祭灶。祭灶在民间是有很多传说的,版本很多,据说祭灶最早是出现晋朝的时候,每到年底的时候“灶君爷”就会到天庭跟玉王大帝汇报人间的善恶作为,作为玉皇大帝奖惩人间的参考。

这事后来被人间知道了,就想做点什么,让“灶君爷”在天庭上多说些好话。有些地方的农村会在灶台上面贴上灶神的图片,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去祭拜。当然,一些做过坏事的人也会躲过灶神摆放的位置,不让灶神看见。一般人家会在祭拜的时候做一些好吃的供灶神享用,争取留点好印象。人们都认为灶神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神仙,一年长时间的待在我们家里,只有年底那几天才会回到天庭述职。

那么你知道传说的灶神是谁吗?传说他是道教中的神祇,名字也很长叫“九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君”,我们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他是一个资历比较老,会打小报告的神!那么你知道“灶神”是男是女吗?唐代大文豪李贤注引《杂五行书》中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从文中能够看出来“灶神”是个女的。

而在清代的《敬灶全书》中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谁说的对咱也说不准,反正灶神相片上是两个人,一个男的一个女的,至于这两个人谁才是灶神,就留给文化领域的人来回答吧,作为一个农民,我是无法说清楚了!民间祭拜灶王爷也是有讲究的,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要记住“1忌3不忘”,是哪些呢?我们来看看民间老人的总结。

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是在过去民间的一个说法,现在农村也没有这些讲究了。这句话里有两个节日,一个是中秋,一个是小年。意思是说,在中秋祭拜月神的是女子,男子不能祭拜,到了小年祭拜灶神的是男子,不允许女子祭拜。民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其实,是有点封建迷信的,在古代民间认为男的是一家之主,而灶神也是“一家之主”,所以要男的来祭拜。

同理,古代民间认为月神是女子,男女有别,自然要由家里的女子来祭拜。二、三不忘1、不能忘记给灶王爷供奉酒水古代民间认为灶神会记录家里一年所做善恶的事,上天庭之后会汇报给玉皇大帝作为奖惩的参考。所以,每家祭拜的时候都会做一些丰盛的美食和烈酒供灶王爷享用,留下点好印象,这样灶神喝得高兴了,就不会打小报告了。

2、不要忘记给灶王爷的嘴上抹融化的糖瓜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想让上天庭述职的时候,嘴甜一点,多说点好话,祈福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3、不要忘记将灶王爷的神像焚化民间在小年那天下午6点祭灶之后有焚化掉灶王爷神像的习俗,意思是表明灶王爷已经离开了,不要随手丢弃到厨房的垃圾桶里!这些都是民间老辈人的一些习俗了,只不过是一种信仰和祈望罢了,不用过多去解读,也是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灶王看见锅,来年欠债多”到了大年初五的时候,在民间家里还要摆上贡品,贴上新的灶王爷的画像,因为这一天灶王爷要重新回到家里,代表着“回宫降吉祥”。在古代民间认为,这个新画像挂的位子一定要低于锅平与灶台的高度平才可以。也有的地方认为,小年这天炒菜下锅之前要用冷布把菜盖上,尽可能不要让灶王爷看见。那么在民间为什么说灶王爷看见锅,来年就会欠债呢?大概有两点原因,一是在过去农村家里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平时很少能够吃到肉,就过年的时候能够吃上一点好吃的,怕让灶王爷看见产生误会,误认为这家人很富有,这样上天就不会降很多吉祥给这家人,那么到了来年这家依然还是会很穷。

另外一个原因是故意不让灶王爷看到贡品,如果灶王爷看到自己的贡品不丰盛是不好的。四、小年是哪一天?这个其实古代文学中有相关记载的,在《风物志书》中说:“故先一日祭之白一岁事,谓灶神翌日上天祭灶,腊月二十四日夜”。你看自古就是在腊月二十四这天,那么为什么北方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过小年呢?都是因为,到了清朝的时候,一些帝王家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来举行祭天大典,这天完事第二天还要祭灶就感觉时间很紧也很麻烦,不如都在一天省事。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祝融  共工  轩辕  下凡  投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