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白银的大量涌入,改变了明朝的金融体系,使明朝的经济对白银产生了重度依赖,而白银虽然流入了许多,但归根结底是来自海外,明朝自己对其流通量无法有效控制。而在公元1631年之后,美洲银矿出现暂时性的产量衰竭,日本幕府又出台政策,限制对华贸易,使明朝的白银流入量一度锐减。这一变故立即就使明朝的经济产生混乱,可以说明末的民变也在一定程度上跟那几年的白银流入锐减相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明朝灭亡也和白银流入及其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石头记》的原作者是不是曹雪芹?

《石头记》的原作者是不是曹雪芹

关于《红楼梦》即《石头记》的作者众说纷纭,曹雪芹是此书作者,这一观点比较得到大多数人认可。我自己也是认为《石头记》的原作者是曹雪芹。我是一个普通读者,没有各种版本、资料可参阅,仅仅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依据,来阐述我的观点。《石头记》是真事隐,假语存,带有自传性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凡例写:“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作者自站地步,申明小说是“真事隐,假语存”,也就是说以真事为蓝本敷演的故事。曹家的事,用贾家演绎。曹家,在小说中应该是甄家,就像照镜子一样,甄家就是贾家的影像。甄宝玉就是贾宝玉的影像。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却带有自传性质,贾家处处闪动着曹家的影子。一,发家。

曹雪芹的祖上归顺清太祖努尔哈赤,跟着努尔哈赤东征西战,后来又跟着清太宗皇太极、多尔衮征战,九死一生,立下战功。曹家是以战功发家的。《红楼梦》第七回,宁国府的老仆焦大大骂: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对于焦大的肆无忌惮,尤氏做了解释:尤氏叹道:“你难道不知这焦大的?连老爷都不理他的,你珍大哥哥也不理他。

只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去。……”从这段文字可以知道,当日宁国公出兵征战,立了战功,才开启了贾府赫赫扬扬近百年的荣华富贵。

小说中的贾家和现实的曹家的发家非常相似。二,家世。曹雪芹曾祖父曹玺任过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曹寅去世后,曹雪芹的父亲曹顒、叔叔曹頫又继任江宁织造。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主政江宁织造达五十八年,家世显赫,有权有势,极富极贵,成为当时南京第一豪门。

《红楼梦》中的贾家也是金陵望族,由宁国公、荣国公起,至贾宝玉历经四代。秦可卿死后托梦给王熙凤说“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曹雪芹早年托赖天恩祖德(康熙帝之恩,曹玺、曹寅之德) ,在昌明隆盛之邦(康雍盛世)、花柳繁华地(南京)、诗礼簪缨之族(江宁织造府)、温柔富贵乡(西园)享受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公子哥生活 。

这段生活正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活的写造。小说开始,渺渺真人、茫茫大士要携带顽石幻化的通灵宝玉“到那昌明隆盛之邦(长安大都)、诗礼簪缨之族(荣国府)、花柳繁华地(大观园)、温柔富贵乡(怡红院)去安身乐业。”通灵宝玉去的地方就是宝玉的生活环境。雍正六年(1728年),时任江宁织造的曹頫以骚扰驿站、织造亏空、转移财产等罪被革职入狱,次年正月元宵节前被抄家。

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秦可卿又语贾家会“乐极悲生,树倒猢狲散”。据脂批透露,贾家后文在正月元宵节被抄家。贾家这由盛而衰的过程和曹家的家世正契合。三,荣宠。曹家极受宠爱。康熙六下江南,仅曹家就接驾四次。《红楼梦》第十六回,贾琏的奶母赵嬷嬷就讲了康熙南巡盛事。赵嬷嬷道:“嗳哟哟,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像倘海水似的!……”元春省亲的繁华景象,不是作者凭空想象的,是以康熙南巡的盛事为蓝本的。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石头  明朝  皇帝  时代  发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