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于是建议刘备说,我们应该迅速出兵,占领汉中,而且一定会占领汉中。因为夏侯渊没有能力防守汉中。并对刘备说占领汉中,对我们十分有利。占领汉中,认真经营,可以此为基地,推翻曹魏,尊崇扶助汉朝,这是最好的结果。其次,占领汉中,以汉中基地,向周边发展,可以扩充领土。再其次,汉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占领汉中,可以此与曹魏长期对峙。

刘备毫不犹豫地采纳了法正的建议,迅速出兵,打败了夏侯渊,占领了汉中。曹操带着兵马赶来救援时,汉中已经被刘备占领。有人对曹操说:“攻打汉中,是法正的主意。”曹操望着失去的汉中,感叹说:“我就知道刘备不会有这样的才能,一定是有人在给他出主意!”法正建议刘备占领汉中,刘备毫不犹豫地采纳,也许还有孔明的原因。

当初孔明在隆中的时候,就对刘备说过,占领汉中,“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那么,法正劝刘备迎娶刘焉的儿媳、刘瑁的女人、将军吴壹的妹妹为老婆这件事情,不得不说,刘备对法正的信任。刘瑁与刘备同宗。刘瑁死了,吴壹的妹妹成了寡妇。有人劝刘备迎娶寡妇。刘备犹豫,心里嘀咕,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娶同宗寡妇为妻呢?当法正说这是一件好事时,刘备不假思索,立即采纳了法正的主张。

二, 法正舍身护主,刘备深为感动。《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刘备与曹操开战,情势十分不利。将军们都劝说刘备撤兵,刘备听了非常愤怒。不但不撤兵,反而亲自进入阵地,指挥决战,对此没有人敢劝谏刘备撤军。曹兵拼命地向刘备射箭,箭头如下雨一般密集地飞过来,形势十分危急。见此,法正冲到刘备前面,舍身护卫刘备。

刘备对法正说:“孝直避矢!”法正说:“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刘备非常感动,说:“孝直,我和你一起撤吧!”从刘备与法正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超越了君臣关系,是生死相依的战友关系!刘备称汉中王后,法正就是尚书令,护军将军。诸葛亮为丞相是在刘备称帝之后的事情,此时的地位法正以尚书令之职,在军师将军诸葛亮之上。

不久,法正去世,刘备连续几天,痛哭流泪。之后刘备加法正谥号翼候,关羽、张飞、黄忠等去世,刘备都没有封谥号,可见刘备对法正的器重。三, 刘备器重法正,孔明有苦难言。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法正有很多毛病,由于刘备对法正的心仪,刘备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法正才来益州的时候,很多人对法正不是很友好,再加上刘璋也不重视法正,法正很苦闷。

后来在刘备手下得势,法正对过去那些对自己不友好的人,睚眦必报,甚至杀害了好几个人。法正的行为引起公愤,有人劝诸葛亮出面,对诸葛亮说:“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三国志·法正传》)。”诸葛亮对此无可奈何,摇着头说:“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腋肘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由此可见法正之于刘备的重要;也由此可知刘备对法正的包容。

之后,刘备执意东进伐吴,后来大败而归。诸葛亮也有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诸葛亮这几句感叹,既可以读出诸葛亮的酸葡萄心里,也可以读出法正的才能与在刘备心中的分量!综上所述,法正是一个因足智多谋,深谋远虑,对主子忠诚,受主子青睐的谋臣;在性格上又是一个睚眦必报,受同僚诟病的小人!山野老人的回答,令您满意吗?。

三国时期真实的法正是一个怎样的人?

法正是个狼人,三国顶级谋士应该有他的位置!在以刘备为核心的蜀国集团中,运筹帷幄的蜀国丞相诸葛亮,绝对是智慧的代表、谋略的化身,由于诸葛亮的光芒太过于耀眼,以至于法正的身影略显暗淡,而事实上,法正为蜀国做出的贡献并不逊色于诸葛亮。诸葛亮主抓蜀国的军事与政治,法正主抓蜀国的建设与外交,两人虽然分工不同,但相佐相承,共同为蜀国的长治久安奉献终生。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诸葛亮如果说诸葛亮是蜀国集团中的“张良”,运筹帷幄。那么法正就是“陈平”,出奇制胜。巧夺益州 决定天下三分的“赤壁之战”过后,刘备打出了名声,打出了气势,刘备集团从“小工厂”一跃成为了“上市公司”。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法正  三势  带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