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汉高祖之所以能开创宏基、消灭强楚的策略”。后来,刘渊击退了司马颖,占据河东,攻占蒲阪(今山西永县)、平阳(今山西临汾)。刘渊来到蒲子(今山西蒲县东南),并将它作为都城,河东、平阳属县的各垒壁都投降于他。准备在陕西长安建都。这时,在赵魏起兵的汲桑,上郡四部鲜卑陆逐延、氐族酋长单征、东莱人王弥以及石勒等人相继投降刘渊,刘渊实力大增。

永嘉二年(308年),刘渊正式称帝,大赦境内囚犯,改年号为永凤。随后,刘渊命其子刘聪和王弥进攻洛阳,刘曜和赵固等人作为后继。西晋东海王司马越派平北将军曹武、将军宋抽、彭默等人迎战,大败晋军。永嘉四年(310年),刘渊去世,葬于永光陵,共在位六年。上谥号为光文皇帝,庙号高祖。关于后人对前赵光文帝刘渊的评价,这里摘取几条仅供参考。

东晋元帝司马炎:刘元海(刘渊)容仪机鉴,虽由余、日磾无以加也。唐宰相、《晋书》主编撰房玄龄:或篡通都之乡,或拥数州之地,雄图内卷,师旅外并,穷兵凶于胜负,尽人命于锋镝,其为战国者一百三十六载,抑元海为之祸首云。北宋大臣、《资治通鉴》主编撰司马光:刘渊以匈奴遗种,乘晋室之衰,奄有河汾天下。蠭起之众辐辏而归之,石勒、王弥皆北面为臣。

秦朝军队很容易战胜匈奴,而汉军则不行,为什么?

好些秦朝粉丝说到这事时,常大谈特谈秦军那爆表的战斗力,捎带着被困在白登山差点出不来的汉高祖刘邦,甚至后来被围过汉高祖的匈奴冒顿单于赤裸裸调戏的吕后,都被嘲笑了千百遍。但这鲜明反差里,另一个真相却相对被无视——与汉军交战的匈奴,比起被秦朝吊打的匈奴来,实力已经强大得多!秦朝面对的匈奴,和汉朝面对的匈奴差距有多大?甚至可以这样比:秦朝面对的,只是个十二三岁刚到青春期的楞孩子,汉朝面对的,却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凶悍壮汉!如好些历史迷所知,匈奴与中原汉地的冲突,早在群雄争霸的战国年间,就已经越发激烈。

但战国至秦朝时期的匈奴,一直到冒顿单于的父亲头曼单于在位时,才算控制了阴山南北地区,而当时的漠北草原上,也并不止有匈奴一家势力,更有东胡与大月氏与之相抗衡。所以,当年秦始皇三十万精兵吊打过的匈奴,也只是“弱化版”。而当楚汉争霸尘埃落定,西汉王朝艰难拔地而起时,对匈奴的战争,情况却正颠倒过来:最弱时代的西汉,遇到鼎盛时期的匈奴。

西汉当时的局面有多弱?全国人口不到千万,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以至于汉高祖刘邦外出巡游,居然连马匹都凑不齐。军队配置可想而知,而且拜项羽火烧阿旁宫所赐,秦朝宫廷里关于军械制造等方面的技术资料,也都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说句寒碜话,汉初的汉军莫说整军精武,就连军队所有的兵器,质量也严重下降。以萧何的叹息说,精于冶炼的老工匠,大部分都在战乱中死难,年轻工匠技术拙劣不堪,以至士兵用的兵器,也是无比粗劣!这样一支经济疲弱且战力削弱的汉军,面对的又是什么等级的匈奴呢?当汉高祖雄心壮志,企图一劳永逸解决匈奴时,他恰恰忽略了,他面前的匈奴,远比秦始皇时代强大的多:从秦二世胡亥登基的公元前209年起,大漠那边的匈奴,也迎来了一代英主冒顿单于,在他多年的苦心经营下,匈奴陆续吞并了东胡与大月氏,向北更征服了贝加尔湖地区的丁零部落,实力空前膨胀。

换句话说,汉匈战争,是华夏民族第一次面对一统大漠的游牧帝国!这场战争的艰难程度,从白登山之围的一个场面就可以见证,连汉高祖都缺马的汉军,遭遇了冒顿单于的主力匈奴骑兵军团,对方竟然可以用青黑白赤四种颜色来分编骑兵部队,对汉军实现霸气合围。此情此景,就好比二战战场上,一支打惯了九二步兵炮和三八大盖的队伍,突然遭遇到坦克飞机的钢铁洪流。

汉军能够在白登山死守七天七夜,最终护卫着汉高祖全身而退。已经极为不易!面对这样的强敌,汉军也在白登山之围后,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和亲!但是和后面某个靠割地赔款换和平的朝代不同,西汉王朝的和亲,只是为了争取黄金般的备战时间,六十年的和亲,意味着六十年的薪卧尝胆,待到汉武帝时代,集聚了几代怒火的汉军终于再度勇敢亮剑。

而那时的汉军,已经实现了装备的完全升级,秦代时还大量装备青铜器的华夏军队,正式进入了铁器时代,吸取匈奴特长的汉军骑兵,敢于深入追杀匈奴巢穴。正是凭着这自强的表现,西汉王朝一雪前耻,实现了华丽崛起!如果西汉王朝当年,只是满足于和亲,或者沉浸在“秦朝曾经打败匈奴”的追忆里,恐怕这热血年代,也永远只在梦中!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匈奴  汉朝  皇帝  战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