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乔峰就学不到完整的二十八掌了,因为“降龙掌”其实是没有秘笈图谱的,功法只在上下两任帮主口传完成交接。假如以乔峰的论断,五十余岁才是内功登峰造极之时,汪剑通的武功大成应就在五十岁左右,那时距雁门关一战,已经过去了至少十年。因此,以雁门关外一战来评估汪剑通的武功,其实也是有失偏颇的。但有另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汪剑通在“降龙掌”上的造诣,绝对比不上乔峰。

因为“降龙二十八掌”并未在他手上完成删简。汪剑通在“降龙掌”上的造诣并不精深,很难发挥出这门武功有胜无败的威力,而他的角色意义也不是在武功之上。就如萧峰在传功虚竹时小说所言,“降龙二十八掌”是一门高深武学,既非至刚,又非至柔,兼具了儒家与道家的两门哲理,可谓武理精奥。其实这也是《射雕》中,金庸先生要大费周章,先后安排周伯通传“空明拳”和《九阴真经》给郭靖,又郭靖在一系列的机遇中去逐步领悟真经要旨,贯通武理的原因,为的就是让领悟能力迟钝的郭靖,能够彻底的领悟“降龙掌”的精奥,去用好这门标配给他的武功。

其实真正能够领悟“降龙掌”精奥武理的人,都会是万中无一的高手。这其中的关系就在于,真正领悟“降龙掌”武理的人,都会深刻的认识到这门掌法的精义,乃是“有余不尽”。而悟透这四个字,就能做到出掌留力,收放自如,有胜无败。因此凭此掌法,就足可与天下英雄争雄。“‘降龙二十八掌’的精义,乃是‘有余不尽’四字,一掌之出,必须留有余力。

不管对方击来的拳掌如何刚猛有力、势若雷霆,我总之应以一招行有余力。使那‘降龙二十八掌’时,心中总须想到:对方毒龙有八十条、一百条,降服了一条又有一条,去了十条,还有二十条,然我的掌力始终无尽无漏,那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了。”新修版《天龙八部•终章》以汪剑通的武学天赋,未必能尽懂“降龙掌”的精奥武理,不然清凉寺一派的第一高手,就应当是他而不是神山上人了。

同时也是因为不能完全领会这门掌法的武理,因此“降龙二十八掌”并没有在他手上完成精简,变成后世威力更显的“降龙十八掌”,完成这项重任的是萧峰。而萧峰认为最后这十掌有蛇足之嫌,也并不是汪剑通传他这门掌法时告诉他的,而是萧峰自己经过对这门掌法的不断深研和细思之后的论断。可见,汪剑通虽是师傅,但在这门掌法上的造诣,也是远不如萧峰精深。

萧峰道:“二弟,你就算没本来武功,单只学这一十八掌,也足可与天下英雄争雄。以后这十掌,变化繁复,威力却远不如头上的十八掌。我平日细思,常觉最后这十掌似有蛇足之嫌,它的精要之处,已尽数包含于前面的十八掌之中。只因降龙二十八掌是我恩师汪剑通所传,且是丐帮百余年的传承,我不便自行消减。”新修版《天龙八部•终章》内功之学并非第一流武学要秘,对“降龙掌”的精奥武理,又不能全盘领悟,在这门掌法上的造诣并不精深,又如何能真正用好这门武功呢?每一掌出手,全力尽出,不懂留力,由于内力并不是真正的雄厚,便是全力而出,也是威力不显,更还大耗内力,难有持久之战的作为,自然就有败无胜了。

这应当也是他后来即便是武功大成之后,还会被契丹五大高手擒获的原因。而乔峰却能孤身从黑风洞,在契丹高手齐聚的情况下,救回代替汪剑通被擒的长老宋慈。总体来说,作为练全“降龙二十八掌”的汪剑通,实力肯定是有的,但雁门关外的那一战时,他的“降龙掌”应未大成,不能单单以此战来评估他的实力。不过,从相关的情节来看,他在这门掌法上的造诣也不深,要像乔峰那般做到有胜无败,必然困难。

其实汪剑通在小说中出场的意义,就是传功和传位乔峰,把他铸造成盖世的英雄,却又给他制造了悲惨的命运。假如他的武功太强,未必就能造出这样的冲突,毕竟乔峰丐帮的成就难以盖过他。这也是他在小说中早已离世的原因,他若在乔峰难为帮主,矛盾也就不能被激化了,乔峰若知身世,他也断难面对爱徒。(图片来源于网络)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金庸为什么在《天龙八部》中把降龙十八掌改成了“降龙二十八掌”?

“降龙十八掌”并不是真实的武功,而是金庸在《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小说中虚构的绝世武功,萧峰、洪七公、郭靖、耶律齐等高手都使用的这一门武功。金庸在创作中,为了使降龙十八掌这一武功得到脉络清晰传承,在新版〈天龙八部〉中进行了修改,得以自圆其说。说的是降龙十八掌本是二十八掌,但萧峰传给虚竹时,删繁就简减去了十掌,剩下十八掌,以后代代相传,到洪七公、郭靖、耶律齐时,就都是十八掌了。

 7/7   首页 上一页 5 6 7 下一页

文章TAG:降龙十八掌  漫画  宝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