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九大帝陵,为什么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阳连一座都没有?

全国有九大帝陵分别是秦始皇陵、唐代昭陵、乾陵地宫、曹操陵墓、三国疑冢、西夏王陵、成吉思汗帝陵、明孝陵地宫、雍正泰陵。其中这九大帝陵之中,成吉思汗陵墓至今没有找到其准确之地,另外九大帝陵之所以成为九大帝陵,是一定的神秘感和未知因素。洛阳到底有没有九大帝陵之一还是未知数,因为成吉思汗的陵墓至今没有找到。其次要说帝王陵墓所在地,洛阳帝王陵墓也有很多,有东周的天子王陵25座,西汉帝王陵墓11座,曹魏,两晋,五代十国等等帝王陵墓多不胜数。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阳没有现在已经知道的九大帝陵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凡是陵墓,都有一个死敌,那就是盗墓分子,再则所谓入土为安,每一个墓主人都希望在自己死后,墓葬不被盗墓者盗扰,以至于自己不得安宁。可是古代墓主人又受视死如视生的观念,往往墓主人在入土之时其后代会把墓主人心爱之物一并入土,以陪伴墓主人,让墓主人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生前的待遇。

这就形成一个盗墓贼与墓主人斗志斗法的局面,墓主人想万世安宁,盗墓者想得墓葬内的奇珍异宝,帝陵不外如是,帝王建陵同样是这样的想法。其次,洛阳在古代的时候属于一个大都市,文化中心,人员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必定鱼龙混杂,其中自然有很多宵小之徒,想在洛阳之地混的风生水起,风生水起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自然墓葬也会被这些宵小盯上,九大帝陵不在洛阳建立也是情有可原。

九大帝陵最早的为秦始皇陵墓,在秦始皇建陵之前,洛阳之地已有东周陵墓数十座,在当时东周陵墓基本上没有逃脱被盗的命运,差不多是十墓九空,如此之下出于安全的考虑,九大帝陵的帝王没有选择洛阳为他们寿终正寝之地。另外,在古代帝王眼中,龙脉和龙气是两种概念,在洛阳建都的朝代有很多,这乃是龙气之所在,而龙脉恰恰相反并不在洛阳,而在洛阳周围四方之地。

也就是说以当时朝代整个国土四个角或者八个方向为龙,龙气在都,而龙脉就在四角之地,八方之源。每一个帝王都希望自己的江山社稷绵延万世,以自己之身藏于龙脉之地以保万世基业。我们往往一个误区,在不知道九大帝陵是那些帝陵的时候,就去抨击洛阳古城这是不明智的,九大帝陵的墓主人之所以不在洛阳建陵,最根本原因还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大清朝灭亡至今107年,皇陵依然有人守护,守陵人的生活现今如何?

大家知道,清朝的皇陵一共有三处:清东陵、清西陵和关外三陵。 其中,关外三陵分别是努尔哈赤的福陵、努尔哈赤祖先的永陵,以及皇太极的昭陵。清东陵为顺治帝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和同治的惠陵;清西陵则是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 对于古人来说,尤其是皇帝们,是非常重视死后的事宜,所以在他们死后,其陵墓不仅修建得富丽堂皇,还有很多丰厚得陪葬品。

与此同时,为确保皇陵的安全,防止有人打这些陪葬品的主意,皇帝通常还会设有专门的护陵卫队,来守护清朝的皇陵。 在清朝入关之前,皇陵的守陵人多是“国戚舅姨子孙”,所谓的国戚舅姨子孙,指的是与皇家有姻亲关系的宗族,当时守护关外三陵的基本是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舅父、姨母的子孙;等到清东陵和清西陵时,则大都由爱新觉罗子孙负责,其护卫也都是精挑细选的八旗子弟。

据史书上记载,清朝的护陵卫队,最高峰时有近三千人。当然,他们并不是简单地看护陵寝,清代守陵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守陵人除了看护陵墓,还需要准备祭品。并且,守陵人分工明确,有人专职饲养牛羊,有的专职酿酒,每个人一辈子只干自己的那一件事,世代相传。 在这种背景下,在清东陵和清西陵附近,逐渐形成了一些以守陵人为主的村落,他们世代生息,以守陵为生,间或种植农田,自种自吃。

但是,等到1912年清政府灭亡后,守陵人队伍亦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 最初,在袁世凯和清政府签订的《清室优待条约》中,北洋政府承诺会继续维持对清朝皇室宗庙、祖陵的保护,继续沿用清朝的守陵人,继续给他们发工资、让他们帮忙把守清朝皇陵。此时的守陵人,依然算得上是一份拿着固定工资的公务员职位。但等到1924年的时候,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不仅将溥仪以及居住在紫禁城中的太监、宫女们赶出紫禁城,还废除掉北洋政府和清朝签订优待条约,不再给那些守陵人发工资。

于是,这些守陵人纷纷沦为失业人口,他们为了生计,很多人开始离开另谋出路。不过,有部分老年人,他们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自己也耕种有部分田地,所以他们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继续在这里守护;还有某些爱新觉罗氏后裔,不想先辈陵墓被外人染指,所以主动承担起为祖宗守墓的责任。但是,他们的努力最终还是白费,在1928年,国民党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为筹集军费和满足私欲,直接率军队盗掘了清东陵。

与此同时,随着军阀混战时代的开启,清西陵也先后被盗墓贼们洗劫一空。自此,所谓的守陵,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当时这些守陵人所能做的,就是时常进来打扫下陵墓的环境卫生,修建一下杂草,或者在节日的时候,进来搞一搞祭祀活动,缅怀一下先祖们。等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拨钱重新整修了清皇陵,还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那些留下来的守陵人,也没办法再进行祭祀活动,甚至就是连打扫卫生,都不需要他们。

所以等到他们的后代人时,已经没有所谓的守陵人这种说法,他们只是生活在陵墓附近的普通居民而已。只不过,随着近十来年中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清皇陵一度成为全世界都非常出名的旅游景点,这让那些居住在这附近的居民看到了商机,于是他们中很多人开始打出守陵人的口号,还搞出所谓的祭祀活动,说自己世代在此守护。当然,他们也没有完全说谎。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皇陵  成吉思汗  大战  消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