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杨戬第一次的所谓胜利,杨戬的哮天犬除了对战孔宣时被五色神光收了,其他时候基本无往不利,这主要也是杨戬出手时机掌握的好。不过哮天犬有它的弊端,咬伤得胜问题不大,但是造不成什么大的伤害,基本上回去用点丹药第二天就好,所以只能占点小便宜,鼓舞一下士气,仅此而已。顶级上仙的实力次日,燃灯亲自出马会见赵公明,黄龙真人不知深浅,被赵公明以缚龙索拿了,之后,祭起定海珠,连打赤精子、广成子、道行天尊、玉鼎真人和灵宝大法师五位上仙,得胜收兵。

从这一次的出场看,已经变成二代弟子会战赵公明,在这个场合,杨戬是没有出场资格的,即便他的综合实力足以凌驾十二金仙。其次,杨戬的八九玄功防御有余,进攻不足,可以说斩仙飞刀不出,杨戬几乎就是不死之身,但退敌在于胜,而不在自保,所以即便杨戬出战,不惧定海珠,甚至之后的金蛟剪,但他并没有战胜赵公明的手段。再有一点,就涉及到杨戬的智,杨戬在这种场合颇知进退,从不妄自尊大,所以自然不会主动请令出战。

《封神演义》中的“术士”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能用法术来取胜吗?

谢谢邀请。《封神演义》中的术士参加二战,取得的战果大小,要看其法术本身的属性。不同的法术,战果大小是不同的。这个问题问的非常有趣。一个是神话小说的法术,另一个是真实历史的科学,哪个更厉害?其实《封神演义》中的法术,也无非表示为某种程度的攻击、防御、牵制,可以看做特殊的科学技术;而现代历史的武器,挪到神话小说中,也不妨视为特殊的法术。

两者还是可以比较的。至于说术士们能不能靠这些法术取胜,这个又不可一概而论了。二战中各国的强弱和装备的先进落后是有区别,《封神演义》中术士们的法力大小也是有区别的。元始天尊能打赢,不等于黄龙真人能打赢;胜得了意大利,不等于胜得了苏联美国。所以,还不如直接分析,封神演义中的各类法术,分别在二战中可以取得多大的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其实是两个增量的比较。

封神演义中的术士们,相比封建时代的普通人多了法术上的增量;而二战中的军队,相比封建时代的普通人多了科学上的增量。比较术士们能不能赢军队,就是看两个增量哪个大,以及这个差距在现代战争体系中能发挥多大的价值。下面是各类法术的评价:第一,中距离和近距离攻击的法术法宝,无论是物理系、魂魄系,价值都不大。主要原因是人类科学在这一方面进步太多,术士们的攻击体现不出优势。

比如广成子的番天印和赤精子的落魂钟,都是演义中一等一的法宝,能让十二金仙级别的高手胆战心惊。但这两个法宝无论如何牛逼和难以抗拒,都只能对使用者附近的人产生杀伤。而二战是热兵器作战,各种炮火能够覆盖数公里乃至十多公里之外,基本上不会给这种机会。就算让广成子埋伏在战壕中,等待德军坦克突进时忽然祭出番天印,打烂德军几十辆坦克,接下来德军的炮火覆盖也足以将其压制。

封神演义中大部分攻击,都是同样的毛病。哪怕是超牛的五色神光、打神鞭之类都是如此。第二,超大范围的攻击法术、法宝,使用得当可以产生价值。封神演义中超大范围的攻击其实是比个体攻击要牛逼很多的,只不过演义本身没有体现出来。比如火神罗宣曾经火烧西岐,瘟神吕岳曾经在西岐降瘟疫,都是不知不觉之间就把一个城市都陷入困境。

这放在二战时代,可比大规模轰炸和细菌战要厉害多了。加上这些术士们本身的潜行,完全能够对敌方的重要军用和民用地区进行重点打击。还有远程摄魂法取人性命,典型的如姜子牙杀赵公明的法子,用这个法子来灭敌国首脑人物,也是无可逃避的。第三,针对法术的反制法术和法宝基本没有太大意义。典型比如陆压的请宝贝转身,令人闻风丧胆,其实本来是针对敌方刀枪不入的高级术士的一种杀戮手段,但本身执行距离很近。

对二战来说,都能够请宝贝转身了,直接一枪崩了不就好了。当然,如果敌方也有术士,那倒是可以针锋相对。不过那就和二战没啥关系了。第四,改变天地形态、物理和自身属性的法术意义很大。比如说有些术士具有刀枪不入的本领,如果同样可以抵挡现代化枪炮,那确实是bug的存在。杀不死了嘛。再比如封神演义中哪吒洗澡的时候,用混天绫直接把大海都搅动了(而且还搅动了深海龙宫)。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封神  唐门  斗罗  世界  重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