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员们的工资是历朝历代之中最低的,一品大员一年是1044石米,正七品知县一年只有90石米。这点收入他们要养活老婆孩子,还要支付属下报酬,根本不够。无奈之下,只好自己另想办法。明知道另想办法要掉脑袋,但是,他们没有选择。有人问,既然做官这么难,不做还不行吗?还真不行!就曾有人为了不当官自残,最后被朱皇帝训斥后处死。

但是,农民皇帝朱元璋对待自己的子孙和亲戚却唯恐不厚!凡是沾亲带故的一律高官厚禄,俸禄是同级官员的几十倍。明朝的官员们真苦啊!拿着微薄到耻辱的收入,还要时时被锦衣卫监视,一年只有三天假期,甚至戴罪还要干活。十年寒窗奋斗一生,远不如跟帝王沾亲带故。怎能不令广大读书人心寒!这就是朱皇帝认识的局限性了,虽然贵为天子,依然改不了穷苦人家的短视和小家子气。

他认为天下是他的。官员的一切都是他恩赐的,能中科举,能当官,能拿俸禄,他朱元璋已经给他们很多了。有饭吃还不够吗?还想要什么?穷苦出身的朱元璋自己也很节俭,每天只知道拼命工作,没有任何娱乐爱好。所以,他不能够理解,人除了吃饱穿暖之外还要什么?所以,他给官员的俸禄是用粮食支付的。四、对待开国功臣,兔死狗烹,为子孙江山清除隐患粗通文墨的朱元璋坐稳了皇帝之后,就开始谋划怎样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大明江山,以便他的子孙能够千秋万代都是皇帝。

然而,江山不是他一个人打下来的,那些跟他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文臣武将现在都加官进爵,位高权重。但是,这些开国功臣哪一个不是人中豪杰!自己的子孙无论能力和资历,根本镇不住这些元老们。江山已经坐稳了,没有这些人,帝国照样运转。并且,这些人仗着劳苦功高,现在已经开始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了。正如他对儿子朱标说的“我要帮你拔掉棍子上的刺”。

经过仔细的权衡斟酌,朱元璋认为这些功臣就好比良弓和猎犬,江山打下来了,他们的使命就已经完成了。或者说他们消失比存在的意义更大。为此,朱皇帝再一次高高举起了屠刀,这次的目标是他曾经的“兄弟们”。朱皇帝才不在乎,他秉持自己“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一贯作风,他制造了著名的“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这四大案件牵连被杀的有十多万人。

五、兴办学堂,教化民众,不要百花齐放,只要统一思想大明王朝建立之后,为了消除常年战乱对人们道德操守的破坏作用,朱元璋决定要“明礼仪、正人心、厚风俗”,为此,他大力兴办教育。一向吝啬的朱元璋投入大量资金,聘请老师,兴建校舍,所有学生给与各种补贴。鼓励入学。学生入学后的学习内容由朱元璋亲自设定,有他亲自编纂的《御制大诰》、《大明律令》和四书五经。

学生来读书,虽然有补贴、有衣穿、有肉食,但是校规极其严苛,不许结社,不许议论学校伙食,不许随意评论时政。他用校规把学生的嘴封住了。在大力办学的同时,朱元章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大力改革,一方面扩招科举人数,另一方面又对考试内容进行了严格的限定。他发明创造了八股文这种考核方式。规定考生必须依照朱熹的思想,不许越雷池一步,考题一律出自“四书”“五经”,考试的作文形式也进行了严格规定。

相对于学生们的真知灼见,他更重视统一的形式和统一的思想。他需要的是听话的、中规中矩的读书人。朱元璋创造的八股文科举考核制度到明朝中期发展完善,整整影响了后来近五百年的知识分子。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治,收回了失落四百多年的燕京十六州,维护了国土完整;他成立了统一的大明王朝,使国民免受战乱之苦,商业也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农民终于能够过上安稳日子;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他有着超凡的精力,勤政不辍,事必躬亲,全年无休;他独断专行,猜忌多疑,滥杀无辜。

朱元璋是不是一个好皇帝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好父亲,他呕心沥血为子孙后代积累大量财富,企图为他们安排好一切。其实,我认为皇帝是一个职位,隔着时空仰视这个高高在上的龙椅,无论谁坐在上面,我都怕得要死,更何况是冷酷霸道、狡诈多疑、心狠手辣的明太祖。所以,真心不懂有些人喜欢某某皇帝的感情是从哪里生起的。

《海贼王》的四皇为什么不分别统治四海?

 5/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镖行  四海  玩法  界面  皇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