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战争中,车臣人专门从建筑物高层发射火箭筒,直接攻击坦克顶部,一炮就洞穿。第二,狙击枪。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车臣战争中,俄军发现一个可怕的现实,大量俄军士兵竟然是被狙击手击毙的。由于俄军战术发生改变,不再用大量步兵配合坦克火炮冲击,而只用小股部队以减少伤亡。而这些小股部队很容易成为车臣狙击手猎杀对象。

一度有大部分俄军都是被狙击手击毙的,包括俄军将军。狙击手的战术多变,甚至敢于歼灭整支进攻的俄军小分队:车臣的狙击手们习惯将三五人编为一个狙击小组,一个或几个小组占据一座建筑物,负责控制一片较大的地区。小组内的人员有观察、放哨、射击等具体的分工,行动时互通情报,互相掩护和支援。为了有效地射杀俄军,一些狙击手们专门瞄准车辆轮胎、发动机和油箱开枪,逼迫车内的人员打开车门,从而直接进行狙击;或者将一些伤员、尸体或装备丢弃在阵地前、路口、地铁和其它便于伏击的地下设施里,以便袭击前来救援或搬运的俄军士兵。

由于现代化狙击枪的厉害,短时间内可能造成俄军大量伤亡。资料这么写:在攻克车臣首府格罗兹尼郊外的一座小城镇时,俄联邦军已把留守的车臣武装分子消灭殆尽,但发现一幢五层的孤楼仍不时射出子弹,而且命中率奇高。可以判断敌军只剩下这最后一个人了。先后总共有7名俄军士兵试图强行闯进大楼,但都饮弹身亡。他们曾以不同的路线和方式接近楼房,行进的快慢也不时变化,但结果都是一样———头部中弹。

后来,愤怒的俄军决定要抓活的,于是调来空降特种部队,通过施放催泪弹和烟雾弹等办法才擒住了顽敌。当这个罪魁祸首的真实面目暴露出来时,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原来竟是个女狙击手!经过调查,她是中亚某国国家射击队一位很有名气的队员,因该国无力保障射击队的正常训练、参赛以及队员们的工资,于是她铤而走险,亡命天涯。

在一些战争片中重机枪手身上披的是什么?

这个是一种垫子,点在肩膀上的。这位是炮灰团的重机枪手,崔勇,大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个垫子吧。这是背面的形状。这下大家看清楚了吧,这算是一种军事物资了,一说是在行军的时候,机枪手扛着枪走,防止磨烂衣服的。团友可能会问了,怎么迷龙没有这个?对,算你问到点子上了。机枪手,那在战场上一个极为拉仇恨的角色,打上一阵,就得换阵地,要不然什么狙击手,迫击炮,枪射榴弹甚至榴弹炮都会来问候。

为何我国迟迟未大量列装枪榴弹或枪挂榴弹发射器?

两山轮战时,我军装备的部分81式自动步枪,曾经发射过某型枪榴弹,主要用于杀伤有生目标,摧毁各种轻型装甲目标、永久火力点等野战工事。但具体使用过程中,确实比较麻烦,要先将枪榴弹套挂在枪口上,拉开枪栓装填专用空包弹,勤务操作复杂,而且射击后坐力又偏大,步兵得随身携带枪榴弹和空包弹,等于是增加了后勤压力,且枪榴弹使用效果也一般。

到80年代末期,67式反坦克枪榴弹依然在我军装备目录上,但由于对67式反坦克枪榴弹的恶劣体验,所以不受部队欢迎,对枪榴弹不爱用不想用,也极少使用。95-1式步枪取消了原95式步枪的前握把,所以QLG10A式35mm枪挂榴弹发射器,扳机就位于步枪扳机下方,伸出手指就能扣动,人机功效比较好。95式步枪保有量较大,不可能全部被95-1式所取代,因此,搭配95式步枪使用的是QLG10式35mm枪挂榴弹发射器,安装位置比较靠前,有个独立的小握把,扳机离步枪扳机较远,相对来说人机功效方面比QLG10A略差。

由于枪榴弹和少数试验装备的枪挂榴弹发射器,在我军中不属于必训科目,而是选训科目,因此,不要求人人参训;现在,仅以营为单位抽调骨干组织集训队进行训练。枪榴弹和枪挂榴弹发射器射击难度较大,比较难掌握,难以打出好成绩,因此就像大学里难度大通过率低的选修课一样,选择的战士极少。又由于我军队枪榴弹和枪挂榴弹发射器射击考核标准定得过高,存在某些教条主义倾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队训练热情。

军改之后,明确提出不是“练为看”、“练为考”,而是“练为战”,榴弹武器射击考核方式也做了改进,考核标准更加合理,加上有了性能更好的枪挂榴弹发射器,参训战士的比例就明显提高了。综上,我军装备有大量67式反坦克枪榴弹,可由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和63式自动步枪发射;81式/81-1式自动步枪枪口有枪榴弹发射器和闭气环,但却迟迟未配备相应的枪榴弹。

关键还是我军的67式反坦克枪榴弹性能太差,尽管从70年代初装备我军一直到80年代末甚至90年代初,都在我军装备目录上,但实际上军队早就不再使用。因此,枪榴弹我军曾经大量装备,但由于恶劣的体验,导致我军不愿使用枪榴弹,作为军迷必须指出来,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况且,现在我军都已经淘汰了枪榴弹,用枪挂榴弹发射器取而代之(用了专门的自动榴弹发射器事实上将逐步淘汰了枪挂榴弹发射器)。

目前,我军仅保留了部分95式步枪使用的QLG10式35mm枪挂榴弹发射器,以及部分95-1式步枪使用的QLG10A式35mm枪挂榴弹发射器。以前,QLG10/QLG10A枪挂榴弹发射器在野战部队中推广,特别是其中的QLG10A与95-1以1:5的比例搭配列装部队,让我军步兵分队多一种火力打击方式,应对不同任务时的能力会有明显提高。

但并未在全部野战军中推广,因为我军连排作战单位,甚至机步营中随步战车作战的班都装备了性能优良火力凶猛有效射程1.8公里的QLZ04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用以取代QLZ87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极大地增加我军基层步兵班的火力,因此,就极大地降低了对于枪挂榴弹发射器的依赖性。况且,我基层步兵班甚至都淘汰了69式40火箭筒,用不占编制人均可背一支打完就可扔掉发射筒的08式新型火箭发射器所取代,极大地提高了我步兵班的攻坚火力,因此,枪挂榴弹发射器在我步兵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并有逐渐被淘汰的趋势。

榴弹发射器是介于步枪和迫机炮之间的一种火力配置吗?

榴弹发射器确切来说是介于手雷和迫击炮之间的一种火力补充,而且出现的时间比迫击炮要早得多。早期榴弹发射器主要是为了将手榴弹投射的更远,所以样式也是千奇百怪。比如17-19世纪有下边这样的“榴弹发射器”,但西方更喜欢把他们叫做手持臼炮(Hand mortal)也可以用抛索把点燃的榴弹丢出去,不过我肯定不会和这种人做队友...也可以用大号弹弓也可以用抛弩但到一战之后,这种需要额外抛射装置的榴弹发射器开始被枪口榴弹发射装置取代到二战时期,枪榴弹成为主流,它射程往往在100-300m之间,较为轻便,往往是轻型迫击炮(100-1000米)和手榴弹(撑死50米)之间绝佳的抛射、爆炸火力补充。

但这种榴弹发射器精度依旧不高,因此到战后,或许是受到日本掷弹筒的启发,美国人研发了独立的M79榴弹发射器,带有膛线,发射40mm榴弹,有效射程350m。但不久之后,美军就觉得一支独立的榴弹发射器占用一个人口编制不划算,便用抢挂榴弹发射器取代了独立榴弹发射器。但独立榴弹发射器又以另一种形式续了命以上这些都是适合单兵持有的,火力介于手雷和迫击炮中间的抛射武器。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枪战  枪林弹雨  新世界  榴弹  抗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