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鉴于天京被围,外无可调之将、内无多用之兵。便主动要求自己率部寻找机会。洪秀全本不同意,鉴于形势所迫,只好同意,但只许带本部人马出战。李秀成兵少,不敢直接攻击清军江南大营,便打算渡江攻击较为薄弱的江北大营。1853年3月,李秀成先到安徽芜湖,与堂弟李世贤商议,让李世贤防守江南,自己攻击江北。4月,李秀成率5千人马悄悄渡过长江,5月他们出昭关(今安徽含山北小岘山上),连克和州、全椒、滁州、来安等地。

李秀成将滁州交给李昭寿后,回到全椒。6月5日,李秀成攻击大刘庄清江北大营,因兵力不足失利,损失千余人。迫于无奈,“后军主将”李秀成在1858年7月行文各镇守将,在枞阳召开太平军军事会议,谋解天京之围。“前军主将”陈玉成与等各路人马如约而到。大家“各誓一心,订约会战”。陈玉成按计划攻舒城、克庐州,9月与李秀成会师于乌衣镇(安徽滁州东南)。

当时,清钦差大臣德兴阿在江北大营驻有1万5千余人。9月26日,清军鞠殿华部由小店来犯。李秀成、陈玉成奋起反击,鞠殿华败退,清军冯子材部来援,又被击退。李秀成、陈玉成他们连续作战、突破清陡冈防线,然后回头猛扑清浦口江北大营。清守将、副都统裴音保、乌尔恭额被击毙。李秀成、陈玉成兵分两路,李秀成攻占安徽天长、江苏仪征,夺回了江北重镇扬州;陈玉成则围攻江苏六合。

就在李秀成、陈玉成等围攻江北大营时,湖广总督官文命湘鄂军队兵分两路进犯安徽:南路围安庆、北路攻庐州。清北路湘军统领李续宾一路攻城夺寨,在攻破桐城、舒城后,占据三河镇。陈玉成得报,急忙从江苏率军赶回三河镇(今属安徽合肥)迎战李续宾。李秀成则急忙率军前来增援,在白石山闻讯后立即投入战斗,他们将李续宾部分割包围,逐一消灭,最后全歼李续宾以下官兵5千余人,取得了太平军有名的“三河大捷”!接着又克复了桐城、舒城。

围安庆之敌闻讯立即撤围退去。就在李秀成增援三河直接,太平军滁州守将李昭寿、江浦守将薛之元先后接受清军贿赂和引诱投降叛变。接着,李昭寿、薛之元又协助清军占领了浦口,天京江北门户再度洞开。李秀成得知消息,匆匆赶回浦口,与左军主将、堂弟李世贤合力进攻浦口、江浦,被清军江南大营提督张国梁所败。太平军此时兵少将寡,无军可调,幸亏陈玉成率军及时杀到,稳住了阵局。

此后李秀成、陈玉成联手转战六合、滁州、来安、天长、扬州等地。将清军调得团团转,李秀成趁机占领浦口。1859年秋,洪秀全得知消息,钦封李秀成为忠王,并亲书“万古忠义”四个大字相赠。但李秀成不肯接受,他上疏说这功劳都是原捻军将领的,恳请天王先加封捻军将领韩碧峰、韩肃峰、孙葵心、刘天祥等人爵位后才肯接受。1859年11月,李、陈率部与张国梁大战近6昼夜(实5天多),双方杀得昏天黑地、焰火流星。

后张国梁坚持不住退去。李、陈先后攻破清营50余座,斩杀清军湖北提督周天培。洪秀全疑心很大,自“天京事变”、石达开出走、李昭寿薛之元叛变后,洪秀全疑心更大。上次为稳住李秀成,才勉强给了一个“忠王”称号,其实对李秀成也有所防备,将他调入天京任职,协助处理“朝政”。1860年初,下关(今南京鼓楼区西北)、狱州(今南京江宁区郊)先后被清军江南大营侵占,天京非常危急。

李秀成与干王洪仁玕商议,他们知道,硬打清江南大营,肯定打不赢,还可能连带天京不保,最后的办法就是用“围魏救赵”之法解救天京之围,获得日常主持朝政的洪仁玕认可。1860年1月28日,李秀成动身先到芜湖,部署进军作战。2月10日,李秀成率部出芜湖、经南陵、绕过宁国、攻克广德,经短暂休整,率主力进入浙江。连占长兴泗安、红星桥。

又派李世贤攻击湖州,迷惑清军。自己则率6千多人乔装清军,经武康直趋杭州。杭州是清江南大营的重要粮饷供给地,地位非同小可。当时清军只有3千多人防守(众兵调往江南大营),做梦也想不到太平军此时会攻击杭州。加之李秀成军又是清军打扮,猝不及防,3月19日,杭州易手。虽说和春对太平军意图有所警觉,但由于咸丰皇帝严令他救援杭州、湖州。

和春只好从江南大营分派1万3千余人,在张玉良统领救援,他们在杭州破城后第三天赶往杭州。李秀成闻之大喜,见敌人中计,便悄悄召集众将,趁夜从杭州秘密撤军,李秀成从余杭、孝丰火速北返。4月8日李秀成与各将领在建平(今安徽郎溪)召开军事会议。各路大军(号称10万)云集天京外围。李秀成、陈玉成、李世贤等各率人马(五路)对江南大营实施反包围。

 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刺秦  燕太子丹  破城  嬴政  荆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