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看了一则马迁评史,说人类历史智慧谋略最强的五个人是:第一名鬼谷子,第二名周公,第三名姜子牙,第四名袁天罡,第五名诸葛亮。这个排行榜自有一番道理此不赘述,榜中把老子孙子都没有排上,诸葛亮虽榜上有名,却是排在末位,这也还算不错。但如此一排,郭嘉明显是败在下风了!要我说,郭嘉还是输在了年龄上,三十八岁,英年早丧,天意如此,如之奈何?而诸葛亮何尝不是输在了年龄上?五十三岁,对他来说,正是大有作为之年,若老天再给十年阳寿,北伐中原光复汉室岂能不成?叹只叹:天妒英才不教智寿双全!二人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啊!解疙瘩愚见,不喜且喷!来吧哥!不吝赐教!。

三国郭嘉都出了哪些计谋,他真的是第一谋士吗?

谢邀,笑谈君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郭嘉,字奉孝,颍川人。21岁出道,投袁绍,但是看出袁绍不能成事,于是离开袁绍,赋闲6年。后来被荀彧推荐给曹操,两人第一次见面,曹操评价郭嘉是“使孤成大业者,比此人也”,而郭嘉评价曹操是“真吾主也”,真可谓是“一见钟情”。那么正史上,郭嘉出了那些计谋呢?水淹下邳。这是和荀攸一起出的计谋,曹操攻打吕布,急攻不下,想要撤退,郭嘉认为此时撤退会让吕布缓过力气,于是掘开沂水、泗水灌城,生擒吕布。

夺回徐州。官渡之战前夕,曹操想要先攻击徐州的刘备,众将都以为袁绍才是主要敌人,如果这时候分兵讨伐刘备,那袁绍攻过来,岂不是万事皆休?但郭嘉十分了解袁绍,袁绍决策速度很慢,趁着刘备立足未稳,速战速决,袁绍肯定来不及反应。曹操最终决定出兵,夺回徐州,避免了官渡之战两面作战的分享。预料孙策。官渡对峙之时,孙策在后方准备袭击许都,众人都很担心。

郭嘉认为,孙策平定江东过程中,杀了不少英雄豪杰,肯定会遭来报复,而孙策这个人仗着武勇,平时疏于防备,容易死于刺客之手。后来孙策果然在出兵之前,被复仇而来的许贡门客刺杀。缓攻冀州。袁绍死后,曹操急于平定河北,和袁绍之子袁谭、袁尚交锋,虽然得胜,但没有绝对的优势。郭嘉认为,河北内部不和,咱们外敌压境,所以他们团结一致,如果我们撤退,时间一长,他们肯定内斗,到时候再进攻,事半功倍。

曹操于是撤兵,果然袁谭和袁绍开始内斗,袁谭派人跟曹操请降,曹操抓住时机,平定冀州。远征乌桓。袁尚、袁熙逃到了乌桓那里,曹操想要远征以根除后患,但此时刘备投奔荆州刘表,曹操担心他们趁虚攻打许都。郭嘉认为刘表只是个座谈客,刘备虽然厉害,但刘表也不敢重用,所以不必担心。后来刘备向刘表请战,刘表果然没有答应。

轻骑出卢龙塞。曹操远征乌桓,郭嘉认为兵贵神速,不能让对方有所准备,曹操于是抛下辎重,在向导的带领下,越过卢龙塞,一战成功。不过这一战打得很险,回军路上,军粮断绝,又没有水,差点没回来。大概就这么多,毕竟郭嘉只活了38岁,所以我们看不到他更多的表现了。从郭嘉的计策中,我们不难看出,郭嘉对敌人的心理把握非常准,料事如神,特别是预言孙策之死,简直有如神棍,我一度怀疑那刺客是不是郭嘉贿赂的。

诸葛欲出,郭嘉吓死。为什么郭嘉这么惧怕诸葛亮?

我们常说,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如果选拔有才无德之人,使用不当,那损害是相当大的。秦始皇用李斯,西汉末用王莽,都是有才无德的结果。东汉末年,颖川出名士,曹操手下不少重要谋士,皆出颖川,像荀彧、荀攸、程昱、徐庶等都是颖川人。郭嘉也是颖川人,年少就极负才名,21岁就入幕袁绍,当他看到袁绍不是成事之人后,就断然弃官归隐,以待时机。

因曹操重要谋士戏志才去世,曹操就让荀彧再为他推荐人才,荀彧考虑再三,就向曹操推荐了郭嘉,这时离郭嘉弃官归隐已过去了六年。诸葛亮兄弟年少就随其叔父诸葛玄到荆州依附刘表,其叔父死后,就在南阳一带躬耕陇亩,并刻苦学习。诸葛亮游学南阳,与南阳、颖川名士多有交集,诸葛亮的才学品德得到了南阳士人的交口称赞,郭嘉当有耳闻。

郭嘉起于颖川,其才德当也在荆州、南阳一带有流传。儒家最讲修齐治平,修身很重要,也是以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但郭嘉其人有才却不重自身修养,作风不检点,沉溺酒肆娼妓,恃才傲物。荀彧交好郭嘉,知道郭嘉为人,有才少德,本不欲举荐,怎奈曹操逼迫,才把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此人本就作风不检点,喜酒好色,行为放浪,尤喜妻人之妻。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郭嘉用  郭嘉  器重  最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