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属关系上来看,大家知道哪边更亲了吧。最后还有一个就是萧景睿的亲生父亲可是南楚的王爷,再算上这一层,萧景睿的出身怕是一点都不比一位皇子弱到哪去了。第二点就是,萧景睿本身的想法和琅琊阁的暗中操作。上文我说过,琅琊榜首,江左梅郎,这本身就是一个局,所以说不管其他人的表现在如何的出色,在蔺晨的笔下他也只能是第二,因为第一不是靠能力就能得到的。

还有一点就是萧景睿所处的环境和他的性情,大家可以看一下,萧景睿三个父亲,在大梁他是一品军候的长子,在江湖他是天泉山庄的少庄主,在南楚他是王爷的儿子。这三个身份,随便一个也能够萧景睿下半生无忧得了,如果再加上他是梁王的外孙,那几乎萧景睿就是以后大梁预备队的侯爷候选人了,只要萧景睿不年少夭折,以后给萧景睿留下的所有道路都是光明大道,所以萧景睿从小就没有太多的正雄的心。

至于题主所问的,萧景睿相比梅长苏差在什么地方?他们差的地方太多了,两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最后造就的人生也不一样,如果抛开梅长苏是赤焰军少帅的身份不说,那萧景睿和梅长苏单论公子的排行的话,那两人还真的不相上下,就光凭萧景睿的这三姓之子,就足以压倒一切了。但是偏偏梅长苏他是赤焰军的少帅呢,曾经的天才少年,一朝全部沦丧,为了活命和复仇,受尽了非人的罪过。

《连城诀》中,当时梅念笙既有剑谱,又知道口诀,为什么不去找宝藏?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因为他找了以后,小说会变成只有3行字:年轻时候的梅念笙,按照线索去寻找宝藏。梅念笙被毒死。全剧终。其实新版已经写了原因:梅念笙想要去挖,但还没有来得及下手。南北朝时代的梁元帝,得知西魏大军杀过来,自己十有八九会亡国。于是,他将自己的宝藏全部藏到了荆州小庙天宁寺的金佛内。随后,梁元帝将所有知情人杀死,自己又被西魏官兵害死,宝藏秘密由此失传。

连城诀发生在清代康熙中后期,也就是鹿鼎记稍后的时代。有个反清高手为了躲避清廷追杀,以僧人身份伪装多年,到了垂暮之年。死前这段时间,他带着一个小和尚,在天宁寺这座小庙修行躲避,无意中发现了梁元帝的宝藏。高僧认为这会为反清复明提供巨额资金,狂喜之下试图告诉自己的师弟,天地会香主吴六奇。吴六奇是天地会的香主,又是广东的提督,掌握兵权,又有江湖上的强大势力,是唯一可能起兵反清成功的。

可惜,高僧已经重病在身,不能在江湖上随便走动。他就将剑诀(密码)用隐形墨水,写在一本当时流传的《唐诗选辑》中,委托小和尚送交吴六奇。世上只有他们师兄弟三个人,学过连城剑法,知道真正的剑法顺序。需要剑诀(密码),正确顺序的连城剑法以及《唐诗选辑》,三者结合才能解密。信息传递过程中,吴六奇却被归二娘母子杀死,小和尚无法将东西送到。

随后又是吴三桂反清,到处都是兵荒马乱。小和尚辗转很久才回到天宁寺,高僧早已病逝。无奈之下,小和尚将高僧少量遗物还有这本《唐诗选辑》,交给最后一个师兄弟,就是铁骨墨萼梅念笙了。由此,梅念笙就成为唯一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因为只有他知道连城剑法招数的正确顺序。梅念笙却不如两个师兄弟这么伟大,人品比较差。他的三个徒弟人品也都不高明,物以类聚。

梅念笙很快看出了徒弟的真实嘴脸,就不将自己的上乘武功神照经以及正确的连城剑法交给他们。在得到了宝藏的秘密后,梅念笙虽人品不高,却也是反清志士,决定将财宝交给天地会。结果,他的三个徒弟发现了这个情况,就决定下毒手杀死师傅梅念笙。这样一来,他们不但可以学到神照经的上乘武学,还可以获得巨额财宝。于是,由戚长发下手暗算,一剑重伤了梅念笙。

有一些江湖人士很奇怪,他们已经拥有很多财富了,花钱送礼也不小气,为何还要找大宝藏?

我谈一下我的认识,这些人也许是贪得无厌,虽说拥有很多财富,但还不满足,他想得到更优厚的生活。还有可能这些人只是一种兴趣爱好,不在乎财富的多少其目的就是看自已辨别宝藏的能力,再一种人就是自已既得利益,同时为国家做点贡献,发现宝藏及时报告给国家,让国家对宝藏进行研究,发现有价值的东西,从中得到好处费,提高知名度。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宝藏  献礼  一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