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的局势总是千变万化,原本要切断姜维退路的诸葛绪中计,姜维成功撤军至剑阁,从而与钟会形成对峙局面。三国时期的一计除三贤简单的说就是魏国主政大臣司马昭举兵攻灭蜀国,蜀国姜维主动向魏军主将钟会投降,怂恿他拥兵自立,从而激化他与攻占蜀国国都成都的魏将邓艾的矛盾,姜维希望借挑起魏国前线将领的内斗而实现复国的目的,最终计划失败,姜维、钟会和邓艾三人先后被杀。

三国时期的一计除三贤是怎么回事

我是历史爱好者涤尘索金,很荣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纯属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大家更多的交流。三国时期的一计除三贤简单的说就是魏国主政大臣司马昭举兵攻灭蜀国,蜀国姜维主动向魏军主将钟会投降,怂恿他拥兵自立,从而激化他与攻占蜀国国都成都的魏将邓艾的矛盾,姜维希望借挑起魏国前线将领的内斗而实现复国的目的,最终计划失败,姜维、钟会和邓艾三人先后被杀。

陷入绝境的反击公元262年,魏国实际的当家人司马昭决定集结西线兵力伐蜀,嫡系将领钟会被任命为此次出征的主帅,具体作战安排是:征西将军邓艾领兵三万攻击沓中的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领兵三万攻击阴平以切断退路;主帅钟会领兵十余万攻击汉中。战场的局势总是千变万化,原本要切断姜维退路的诸葛绪中计,姜维成功撤军至剑阁,从而与钟会形成对峙局面。

负责攻击姜维的邓艾军一下子无事可干,百无聊赖的邓艾趁机率军穿过阴平小道,一路攻克江油、绵竹,成功到达成都城下。蜀国国君刘禅见大势已去,直接开城投降,同时命令前线的姜维向魏军投降。邓艾以奇兵突袭成都,立下消灭蜀国的首功,自此有点居功自傲、忘乎所以,在处理善后事宜上自作主张,遭到司马昭的猜忌。投降后的姜维则极力怂恿手握十几万兵马的钟会自立,建议钟会进可攻取长安,直捣洛阳,直接取代司马昭成为魏国的当家人;退则占据蜀地,和刘备一样割据一方。

姜维的根本目的就是挑起魏军的内斗,从而寻找翻盘的机会。钟会对姜维的分析非常认同,于是利用司马昭对邓艾的猜忌将邓艾抓捕,随后成功接管成都。但是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监军卫瓘先是利用邓艾的旧部除掉了钟会和姜维,然后又用计诛杀邓艾,成为最后的真正的赢家。鱼死网破的结局一计除三贤中的三贤就是指钟会、邓艾和姜维,姜维绝境中的一计将三人彻底送上一条不归之路。

钟会出生于颍川士族,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那类人,而且他自小就聪慧异常,深得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的信任。尤其司马师在出征途中病逝后,他积极为司马昭出谋划策,从而帮助司马昭成功接手司马师的权柄,被司马昭引为心腹,司马昭力排众议任命钟会为此次伐蜀主帅,可惜最终走向反叛之路,在成都被邓艾的军队斩杀。邓艾是寒门的代表人物,他原本只是魏国的一个小吏,因得到司马懿的赏识而走上平步青云之路,个人能力突出,可以说是战功卓著,可惜不被司马昭所喜爱。

此次突袭成都,顺利消灭蜀国,原本是难得的一件大功劳,可是邓艾因此变得独断专行,从而引来司马昭的猜忌,使得钟会的阴谋顺利得逞,最后被监军卫瓘派人杀害。姜维是诸葛亮北伐途中最大的收获,人称“幼麟”,被诸葛亮收入门下学习兵法,成为诸葛亮指定的军队接班人。姜维也不负所托,多次举兵讨伐魏国,在西线给魏国制造了不少麻烦。

可惜后主刘禅不是明主,一被围困便举手投降,无奈之下的姜维只能出此下策,最终死于乱军之中。结语姜维死于“忠”,姜维的计谋是绝望之下无奈之举,追随的主公已然投降,身为臣子的他又能如何?但是为了报答先师诸葛孔明的知遇之恩,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以死相报。钟会死于“贪”,钟会原本深受当权者司马昭的信赖,在魏国已经大权在握,但是他依然不知足,企图向更高的权力发起冲击,最终失败而亡。


文章TAG:热血  三国  服战  乐都  姜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