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的豪强经济十分发达。随着经济的发展,自耕农破产者越来越多,这些破产的自耕农,土地被豪强获取,自己也成为豪强们的“宾客”(就是打工仔)。这些豪强们,在自己的庄园内就能实现广泛的经济交流,甚至无需与外界交易,经济上早已自成一体。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他们也组建了自己的武装。东汉害怕又出现像王莽时期那种豪强与农民起义一起联合造反的局面,在黄巾起义中对豪强更优待!豪强武装进一步做大!同时,他们中的“名士”在政治上拥有极高的话语权。

官员的推举、提拔都需要他们的意见。而像袁家这种长期担任大官的士族,他们则推举、选拔了大量的官员;同时,他们几代人攻读“易学”,招收门生。因此,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政治上的影响力十分惊人!东汉有不成文的惯例,各级州、郡、县的一把手,如刺史、郡守、县令由朝廷任命外地人担任,但各级政府的僚属全部都本地人担任。

由于一把手们多是当一当就调走,因此,各僚属基本上才是地头蛇!当时的俗语“郡县令,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因此,像袁绍、袁术这些在世族中盘根错节的大姓,以及那些获取了豪强们支持的地方官,他们无论经济、政治,还是军事上都已经具备了独立的力量!可是,董卓之乱前,由于中央权力还没有“绝对衰落”,这些地方势力尚无法公开行动。

他们期待着一个“战时体制”的到来!而反抗董卓,就是进入“战时机制”的最佳时机。为啥要这么多诸侯一起“讨董卓”?既然是大家都盯着彼此的地盘,那开打就是了,为啥大家还要虚伪地“盟誓”讨伐董卓呢?因为,他们要反的不是董卓本人,而是董卓代表的朝廷。而他们单个又不是“董中央”的对手。曹操在和诸侯们说:“尽管董卓无道,但如果他以天子名义东向讨伐我们,我们就难办了。

现在居然想西迁···”可见,即使诸侯们联合到一起,也未必够董卓打的!东汉时,主要的国防压力来自西部,主要是在凉州和并州抵御羌人。当时的匈奴已经进入低谷、乌桓还未强大,主要国防压力来自西部,主要是在凉州和并州与羌人作战。董卓的势力基础,就是凉、并军事集团。董卓本人是凉州土豪,深得凉州渠帅之心。同时,他又被任命为并州牧,在吞并了丁原的武装后,掌握了并州军事集团。

另一方面,在进入洛阳时,原来从属于何进的禁军,也悉数被纳入董卓麾下。此时的董卓,拥有最强的边防军凉州、并州军和最强的禁军。战力冠绝诸侯!诸侯们名义上联络到一起,就是给彼此壮胆!否则一个个闹事,不管你是不是打董卓,闹一个,董卓以中央名义出来,发现一个灭一个,谁也跑不了!我们都渴望地方互相打,可是又怕朝廷管!所以,我们要先联合起来,让朝廷不要管!我们彼此之间,才能放开手来打!这就是对付董卓,“要这么多诸侯”的原因。

三国中诸侯会盟讨伐董卓,为何身为汉室宗亲的刘表没有参加?

在《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会讨董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章节。这十八路诸侯中,有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兄弟,也有官宦世家的曹操等人,另外西北的马腾、孔子后人的孔融等等诸多实力派。在罗贯中的笔下,这些人是以诛杀董卓,匡扶汉室的名义聚集到了一起,但是比较让人费解的是,这十八路诸侯中却几乎没有刘姓宗室参与。除了兖州刺史刘岱之外,身为汉室宗亲的荆州刺史刘表没参加,同为汉室宗亲的益州牧刘焉、幽州刺史刘虞也都没有参加这次会盟。

那么问题来了,这场以匡扶汉室的行动,汉室宗亲却为何要集体缺席呢?难道他们都不想匡扶汉室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令人费解的问题。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十八路诸侯会讨董卓是小说里面的描述。历史上真正参与讨伐董卓的实力派只有十三家,分别是:后将军袁术、山阳太守袁遗、豫州刺史孔伷、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济北相鲍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广陵太守张超和长沙太守孙坚,此为十二路诸侯。

再加上被通缉的曹操,一共是十三路。至于三国演义的十八路,是罗贯中额外又加上了五路,分别是: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和上党太守张杨。这几个人中,只有上党太守张扬参加了反董这个事件,但是他没有参加反董联军的会盟。因为张扬因为跟袁绍抢地盘失利,后来又投靠了董卓。(张扬是第一个站出来号召诸侯反董的人,最后居然又投靠了董卓。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曹操传  攻城掠地  攻略  三国志  董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