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皇帝苻坚是如何被昔日部将姚苌杀害的?

苻坚,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氐族,惠武帝苻洪之孙、丞相苻雄之子,略阳临渭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姚苌,字景茂,羌族,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南安赤亭人,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开国皇帝。公元357年(寿光三年),姚襄谋图关中,并联结前秦境内的羌人,苻坚与苻黄眉、邓羌等人率兵抵抗,终在邓羌成功诱使姚襄出击而由苻黄眉率主力将姚襄击败,并擒杀姚襄,逼令姚襄弟姚苌率其部众归降前秦。

苻坚继前秦王位后,姚苌多次出战,屡建大功。公元383年(建元十九年),苻坚统一北方后,开始南下对东晋用兵。淝水之战,前秦元气大伤,先前被统一的鲜卑、羌等部族酋豪纷纷举兵反叛,建立割据政权。前燕贵族背信弃义,反叛。慕容冲包围长安,城中乏粮,以至于出现人吃人的惨剧。慕容冲率众登长安城,苻坚全身甲胄,亲自督战,飞矢满身,血流遍体。

后来成为晋武帝女婿的王敦,早年是如何成为朝廷重臣的?

王敦出身是琳琅王氏,琳琅王氏是中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是中古时期中原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素有“华夏首望”之美誉。琳琅王氏从秦汉时兴起,延续到唐末五代,直到南朝后走向衰弱。说到王敦可能大家很陌生,但如果提到王翦、王贲,大家就知道琳琅王家的底蕴了,没错,辅佐始皇帝剿灭六国的大将王翦、王贲两人就出自琳琅王氏。

才学过人的驸马,东宫太子的嫡系。王敦年轻时相貌俊秀,生性洒脱,善于评鉴人物,精通《左氏春秋》,尤喜清淡,深得族兄王戎赞赏。这位王戎可不是一般人物,他就是三国至西晋时的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他因娶晋武帝之女襄城公主为妻,被拜为驸马都尉,后又担任太子舍人。说到这里大家会发现,王敦之所以能成事,有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他的妻子襄城公主,一个就是太子。

一帆风顺的仕途,出了一点小插曲。但一个女人的出现,打乱了王敦的仕途,这个人就是晋武帝的儿媳,晋惠帝的皇后贾南凤。贾南风废除太子司马遹,将其送往许昌幽禁,并禁止东宫的官属送行,王敦违反禁令与同僚在路侧送行,结果被收捕入狱,本来是要被砍头的,但在河南尹乐广,都官从事孙琰的营救下,最终得以释放。按道理王敦得罪了贾南风,不会再被启用,可后来王敦又被改任为给事黄门侍郎。

这个官位虽然不高,但是却能侍奉在皇帝左右,负责传达诏命。琳琅王氏的支持,东晋王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西晋八王之乱开始,在这个乱世之中,王敦在族兄王衍的庇护下,外任广武将军,青州刺史,后又被征拜为中书监。当时天下大乱,王敦将襄城公主陪嫁侍婢百余人全部许配军中将士,散进府中库财,独自返回洛阳。这个时候,王敦结交了一个关键人物,就是琳琅王司马睿。

王敦的从弟王导在司马睿幕府担任安东司马,深受司马睿信任。王敦于是和王导一起共同帮助司马睿在江东树立威望,使得司马睿逐渐获取了江东士族的拥戴。王与马,共天下。在王敦、王导的帮助下,司马睿在建武元年称晋王,建立东晋,于次年正式称帝,史称晋元帝。王敦此时已升任征南大将军,又进拜大将军,加侍中、江州牧。司马睿能立国于江南,是因为得到了南北门阀大族的支持,其中琳琅王氏在其中起到的是决定性的作用,故而在东晋建立后权势极盛。

为什么汉献帝和三国末代君主亡国后能善终,其他末代皇帝多被杀?

这和他们遇到的人有关。汉献帝遇到的是曹操,而蜀主刘禅和吴主孙皓面对的则是司马昭和司马炎,尽管动机不同,但三个人最后都得到了善终。先来说说汉献帝。这位老兄是董卓拥立的,董卓死后,他没被废除已经算是万幸,当然这和大家都不想做董卓第二有关,董卓的例子告诉大家废立皇帝这件事可不是那么好干的,搞不好就会身首异处身败名裂,董卓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西凉军如此强大,最后还是迅速败亡。

因此汉献帝没有步哥哥的后尘,而是被曹操保护起来,曹操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汉献帝,而自己成为了大汉丞相,实现了年少时“治世之能臣”的夙愿。汉献帝很清楚,自己这个皇帝就是个傀儡,谁做权臣都无所谓,只要对自己好一点就行。从这一点上来说,国舅董承还不如曹操,李傕郭汜之乱时,作为西凉军一员的董承还抢过汉献帝的粮食,并且杀死了伏皇后的侍从,鲜血都溅在了伏皇后的衣服上。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榜页  游伺  培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