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三国重地铜雀三台遗址这里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铜雀台,这里是蔡文姬亦歌亦泣《胡笳十八拍》的铜雀台,这里是曹氏父子和建安文人诗赋唱和的铜雀台。三国书中的女性角色极少,比较出圈的角色就是大乔和小乔,来自于那句"铜雀春深锁二乔",当然这是野史所云,历史上的大乔小乔照顾孙策与周瑜的遗孀是比较有地位的,作为艺术棚景我们布置了一个汉晋风格的场景,如果真的有铜雀台里的女子闺阁可能是这样的(灵感来源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三国书中的女性角色极少,比较出圈的角色就是大乔和小乔,来自于那句"铜雀春深锁二乔",当然这是野史所云,历史上的大乔小乔照顾孙策与周瑜的遗孀还是比较有地位的,作为艺术棚景我们布置了一个汉晋风格的场景,如果真的有铜雀台里的女子闺阁可能是这样的(灵感来源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杜牧在《赤壁》诗中“铜雀春深锁二乔“,指的何典故?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认为这时的二乔指的是江东的大乔和小乔,其实是这是天大的误会。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桥段,诸葛亮为了说服孙权联刘抗曹,智激周瑜。诸葛亮说,曹操在漳水之滨建了一座高台名为铜雀台,又让曹植做《铜雀台赋》,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这其实是诸葛亮篡改的,原句是”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

“诸葛亮这样做的目地无非是激怒周瑜,告诉他著名的人妻控曹操已经看上你家小乔了,夺取江东的一个主要目地就是要抢走二乔(大乔和小乔)。周瑜果然上当,怒不可遏,发誓与人妻控誓不两立,并极立促成了联刘抗曹大计。当然这只是小说家言。众所周知,赤壁之战的指挥官就是周瑜,没有诸葛亮什么事,这从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铜雀春深锁二乔”那铜雀台是不是为二乔所建?有哪些考据?

谢谢邀请!“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牧,游览赤壁(今黄冈)时写下的诗。诗里所说的的铜雀台是东汉末年曹操所建,与东吴美女“二乔”却是没有一毛钱关系。公元210年冬天,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建了一座高十五丈高的台子,取名“铜雀台”。铜雀台右有金凤台,左有玉龙台,各高十丈,以桥相连。

曹操在上面大宴文武,让儿子曹植写赋,曹植写了名篇《铜雀台赋》。其中有“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连二桥与东西兮,乐朝夕与之与共”。此“二桥”,是指连接两个高台的桥。《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故意用激将法激怒孙权,用了曹植这首赋其中的句子,将“二桥”改成了“二乔”。这事实上是偷梁换柱演义而已。赤壁之战是在公元208年发生的事,而铜雀台是公元210年曹操才建成的,曹植才写的赋。

“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铜雀台真是为了“锁二乔”吗,有何依据?

曹操建铜雀台本是将铜雀作为吉祥物而建,后为当时的邺下文人聚集,进行创作活动而用。曹操父子及王粲、刘帧、陈琳、徐干、蔡文姬、邯郸淳等人经常聚集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其作用纯属娱乐。铜雀台建成时就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娱乐活动,曹操等人高坐台上,文人比吟诗作赋,武将比武功箭法,场面十分热闹,却没有任何依据是为了“锁二乔”。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如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很多人就以此诗为据,硬将铜雀台与二乔连系在一起,甚至认为铜雀台就是专为锁二乔而建,其实这是一个很搞笑的误会。因为诗人本意是指如果不是东南风相助,周瑜就难有赤壁之战的胜利,江东即会为曹操所得。而二乔一个是孙策夫人一个是周瑜妻子,两人均为绝色美女,杜牧只是以此为典型,代表整个江东被占有而已。

试想,像曹操这样的伟大人物,一心图天下,心中岂止容一两个美女。更重要的是赤壁之战时,还没有建铜雀台,赤壁之战两年后才开始建造,所以这两者完全扯不上。如果说非要捕风捉影,可从曹植的《铜雀台》赋来谈起。《铜雀台》赋是大才子曹植的一首极美的长赋,铜雀台的奢华壮美尽含其中,其中有这样两句:"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人们认为揽二乔于铜雀台上亦来源于此。其实这完全是误解。当时建铜雀台时,有主台,即为铜雀台,左右还有两个矮一点的辅台,一个叫玉龙,一个叫金凤,它们之间用桥沟通连接形成整体。曹植的词赋正是描写这个结构情景。因古代的"乔”字与"桥"字相通,所以就被人想歪了。试想,如真有此事曹植也不可能写在词赋之中,更不会给他爹留下话柄吧。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三国重地铜雀三台遗址这里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铜雀台,这里是蔡文姬亦歌亦泣《胡笳十八拍》的铜雀台,这里是曹氏父子和建安文人诗赋唱和的铜雀台。


文章TAG:铜雀台  铜雀春  深锁  二乔  却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