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司马光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

司马迁、司马懿和司马光生活的年代相差是比较远的。其中,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约出生于公元前145年,著有《史记》;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和西晋的奠基人,出生于179年;而司马光则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出生于1019年,著有《资治通鉴》。三人同样是复姓司马,但他们之间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司马迁比司马光大了一千多岁,那么,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呢?先来看看司马迁和司马懿,根据《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晋书·宣帝纪》的记载,司马迁和司马懿的祖先是相同的,都是周宣王时期的程伯休父,程伯休父在当时官拜大司马,因战功被封在程邑,因此程伯休父的后代就以程伯休父的官职或者采邑为氏,程伯休父长子仲庚的后代以司马为氏,而次子仲辛的后代就以程为氏。

仲庚这一支也就是最开始的司马姓的来源,而司马迁和司马懿都来自于这支。但后期司马氏一族离开了西周都城而到了诸侯国晋国,之后司马氏一族进一步分散,有的去了卫国,有的去了秦国,还有的去了赵国。在卫国的一支后来辗转到中山国为相,是司马憙的后代;在赵国的一支就是著名剑士司马蒯聩的后代,司马蒯聩的玄孙是司马昂;在秦国的一支就是名将司马错的后代。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自己就是司马错的后代,是司马错的八世孙,不过也有人推测司马迁实际上是中山国司马憙的后代。而司马懿则是赵国这一支的后代,即司马昂的后代,司马昂在秦末曾被项羽封在河内做殷王,后来刘邦俘虏司马昂,设置河内郡,而司马懿正是司马昂的十二世孙。接下来再来看看司马光,《宋史》记载,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自称是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代。

三国时期,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号称司马八达,其中司马懿为第二子,而司马孚为第三子,也就是说司马光是司马懿弟弟的后代。但是这种说法也只能是司马池的一己之言,毕竟年代久远早已经无法考证,司马懿比司马光大了840岁,这八百多年里有太多的战乱,南北朝时期、隋末、唐末五代时期等等,战乱频繁,人们经常迁徙,早已经无法追溯祖上,因此很难说司马池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中国古代“三教九流”到底指的是哪些人?

三教是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分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云,三流老君安星辰,四流仙人住石洞,五流僧道奔山林,六流山东孔夫子,七流山西观世音,八流三皇来支世,三皇指的是天皇,地皇,人皇,九流皇帝来为君。中九流是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朝廷,四流官,五流庄农,六酒客,七馋,八懒,九要钱,下九流是。一流王八,二流賊,三流打锣,四吹手,五修脚,六剃头,七娼,八婊,九姘头。

史书记载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是什么原因?

很高兴和大家聊聊关于古人的丧葬礼仪。古代时候,随着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对其死亡的称呼也大不相同。《礼记》中这样规定的:这么多的死法,如何称呼要根据去世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同时,史家的立场和观念非常重要。我们先来看一下《汉书·霍光传》,这是《汉书》中的经典名篇,大家搞历史的,搞政治的,必须要读《霍光传》。《汉书·霍光金日磾传》是这样描述关于霍光的葬仪:对于霍光的死,史家用了“薨”这个字眼。

按道理来说,霍光并不是诸侯王,刘邦曾经立过祖制:“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霍光给汉朝打工,应该属于“大夫”,他的死应该称为“卒”才对。但是,我们看下文,汉宣帝很重视霍光的葬仪,他安排了重臣办理丧事:注意看霍光的殡葬仪物:1.“璧珠玑玉衣”――这是天子死后穿戴的,比那个马王堆墓的“金缕玉衣”还要高一个档次;2.“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这也是天子的规格。

天子所赐,为梓宫,自己搞的,那叫梓棺。“黄肠题凑”可不同于一般的“题凑”,“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內向,故曰题凑。”在两汉时期,殡葬崇奢之风十分严重。但富户们再有钱,死了也只敢使用“题凑”,而不敢使用“黄肠题凑”,那是严重的“僭制”,敢胡来,拉你一家子去菜市口开刀。3.“载光尸柩以辒辌车,黄屋在纛”――辒辌车和黄纛,这也是天子的规格。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姑获  传记  让玩家  SP  泪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