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黑海舰队实力未受损失,建制整齐,这是因为1870年伦敦协定禁止外国军舰通过达达尼尔海峡,所以黑海舰队的战舰无法开赴远东。有主力舰8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22艘。“潘特莱蒙”号战列舰,黑海舰队当时唯一算是现代化的战列舰,它的第一个名字对电影人和老一代中国人来说更为熟悉,就是“波将金”号“潘特莱蒙”号战列舰,1903年完工,排水量12900吨,4门305毫米主炮,16门152毫米副炮,航速16.6节。

该舰原名“波将金”号,是黑海舰队最新锐的主力舰,1905年6月27日,舰上水兵在敖德萨起义,8月起义被镇压,该舰才易名。但是当年11月28日,"潘特莱蒙"号又参加了塞瓦斯托波尔起义,真是一艘富有革命精神的战舰。“罗斯季斯拉夫”号铁甲舰,排水量8880吨,4门254毫米主炮,8门152毫米副炮,航速15.6节,服役时是世界上第一艘使用重油燃烧锅炉的大型军舰。

该舰火力和装甲较弱,航速也不够快。叶卡捷琳娜二世号铁甲舰,黑海舰队最多的主力舰,但也是最旧的主力舰“叶卡捷琳娜二世”级铁甲舰4艘,分别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切斯马”、“锡诺普”和“常胜者格奥尔基”号,是1889-1894年间完工的,排水量10250吨,305毫米炮6门,152毫米炮7门,航速16节,现在也已经过时。

其中前两艘由于舰况不佳,很快在1907年被打靶和拆毁。三圣人号战列舰,其性能和日俄战争中损失掉的大多数战列舰差不多“三圣人”号战列舰,1898年完工,排水量12680吨,305毫米炮4门,航速17节。建成时是世界上第一艘装备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主力舰,看来毛熊还是挺喜欢新式技术的。“十二使徒”号铁甲舰,其已经具备了前无畏战列舰的部分特征,但在日俄战争时期无疑是有些过时了“十二使徒”号铁甲舰,1892年完工,排水量8709吨,305毫米炮4门,航速15.7节。

请问,一个航母战斗群除了航母本身,还需有哪些辅助舰船?

航母出海作战肯定不会是单独行动,需要有护卫舰艇保卫才行,因为航母本身就是一座海上浮动机场,它的防御能力很低,而针对它的各种武器有很多,所以它光杆司令一个出去作战显然是不适合,需要有多艘战斗力非常强大的战舰护卫它才行。航母的护卫舰艇多艘,都是可以远洋作战的大型巡洋舰和驱逐舰,可执行对海、对空作战与防御任务,必要时还要在航母战斗群当中配置2~3多用途型核潜艇,在水下保护航母战斗群的安全。

但,航母不只是需要战斗舰艇护卫它,还需要有大型补给舰伴随为整个战斗群提供后勤保障,否则航母战斗群在远洋作战只能维持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要返航...由于巡逻/作战时间太短,进而失去了航母战斗群全球部署和巨大的威慑能力。901型超大型补给舰“呼伦湖号”与“辽宁舰”同框,它编进航母战斗群之后,我国航母编队进入到大洋执行任务才有了最可靠的保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是从古至今军事家们最关注的问题,战争本身打的就是后勤,而航母战斗群更是依赖于后勤,一个战斗群航母本身再加上护卫舰队,人数就得6000~8000人左右,还包括:油料(近百种)、弹药(有数十个品种和型号)、淡水/各种主副食、药品...与远航有关的物品几乎有万种左右,这些物品各舰在出航之前岸上后勤部门都需要给与配满补齐,但一个航母战斗群在海上一次任务时间正常为90天,有临时任务时要延长到120天,这么久的任务期只是战舰本身携带的物品数量是远远不够的,最多维持20~30天的时间,这还是没有什么战斗的条件下,要是有中等强度的作战任务连10~14天都维持不了,所以舰队必须配备超大型补给舰才行!目前能建造排水量45000吨超大型补给舰的国家只有两个:美国和我国。

那为啥只有两个国家能建造超大补给舰呢?因为它是建造难度很大的舰船,比如说:美军的“萨克拉门托级”超大型补给舰,一次性可装载油料:177000桶≈25300吨、各种弹药2150吨、500吨干货(粮食、罐头及其它固体物)和750吨冷冻食物...。这么多的物品货舱和油舱怎样设计/布置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另外补给舰也是军舰,在战时是敌方打击重点的对象,如果被像民船那样击中后马上就沉没了就等于是整个航母战斗群失败了,这就要求补给舰有最高的损管和消防等级和和相当强的内部舱室抗打击能力!挨上一枚大型反舰导弹不但不会沉没,封闭被击中的舱室后还能继续进行补给作业。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退役  军舰  舰队  不到  第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