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而杨修被处死在《三国志》中提及了原因,主要点明了曹操对他的怀疑,以及袁术外甥的身份。先来说一下袁术外甥的身份,因为袁术的妹妹就是杨修的母亲,这属于两个“四世三公”家族的政治联姻。当初曹操想杀杨彪时,就是以此为由,建安二年(197年),袁术于寿春称帝,曹操以杨彪与袁术有姻亲关系为由,想杀了杨彪,即上述孔融力保的那一回。

到了杨修被杀时,袁术坟头草都一米多高了,再以此为由就显得牵强了。再说曹操怀疑生变,裴松之引注说“公以修前后泄露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这里是指向敌对势力泄露军事机密,这个事儿坐实了肯定是要杀头的,但也有例外,即官渡之战后,曹操在袁绍阵营搜罗出的暗通信件,曹操选择烧毁所有信件,不去查追是谁暗通敌军。

可是这种宽容并不适用于建安二十四年的魏王,官渡之战时的曹操还未形成气候,故以宽仁笼络人心,但杨修被杀时,曹操已成北方雄主,再有通敌之人,定然不会逃过制裁。但问题在于杨修不会傻呵呵的干出通敌的事,此时通敌也太不符合逻辑,所以通敌也只是曹操杀杨修的借口之一。总体上曹操对杨氏是拉拢的态度,诛杀杨修而不株连其族人就说明了这点,那么杨修之死只在乎其个人!夺嫡走势决定生死曹操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病逝,杨修是建安二十四年十月被杀,所以“杨修颇有才策”才是问题的关键。

曹操在建安二十二年就确定了曹丕的继承身份,这就决定了曹植和他幕僚们的命运。很不幸的是杨修始终站在了曹植一边,那么杨修的“颇有才策”对于继承人曹丕来说就是个威胁。在立储问题上,曹操曾经问过贾诩的意见,这位著名的“毒士”没有发表任何明确见解,只是列举了袁绍废长立幼的惨痛教训,并将袁绍诸子相互攻伐的幕后推手一一分析,可以说贾诩是杀人于无形的高手。

自古君王为儿子铺路都会有两个方向,一是亲自铲除阻碍,二是留下恩惠让继任者去办。曹操也是这么做的,曹丕的支持者如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等人,都是在曹丕即位后才得以提拔,这是曹操留给曹丕攒人情、拢人心的机会。而杨修被杀就是曹操亲自为儿子铺平道路的过程,如果站在曹丕的角度,杨修就是政治上的“敌首”,这个敌首一定是前任君王出面解决的,因为要树立后继者的宽仁形象;但其余人等就会留给新君去处理,因为要树立继任者的威望,所以曹植的另外两大智囊丁仪、丁廙,都在曹丕称帝后惨遭灭门。

有人说杨修不懂变通,建安二十二年之后仍然与曹植交善,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妥当。杨修是聪明人,并不是政治智慧不够,只不过在夺嫡时期,杨修的立场过于坚定,与曹丕势力形成水火不容的局面,倘若立储之后杨修立即排斥曹植,那只能说明他是个墙头草,曹操也一定不会再予重用,因此杨修的处境本就尴尬,并非智谋欠缺。而且杨修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在临时前就说过“我固自以死之晚也”,意思就是他早就该死了,能托到建安二十四年还出乎意料了。

综上所述,曹操对于杨氏一直处于拉拢态度,历史上曹操并没有明显表现出一定要对杨氏下手的情况,再者杨彪与杨修不同,杨彪处于暮年身退的情况,对曹魏政权影响不大,而杨修投身仕途,倘若有变,杨氏的“负面”影响力则会发挥出来,因而曹操更“关注”杨修。若说杨修之死的根本原因,我认为就是以杨氏的身份参与夺嫡,这种情况再有变数,对曹操来说威胁更大。

热血传奇中为什么说白野猪是前期最受欢迎的野怪?

小白就是白野猪,主要是活跃在石墓七层的小头目,就是因为小白受欢迎,因此石墓七层我们更喜欢叫他猪7!石墓烧猪应该是老玩家们一个难忘的回忆,虽然白野猪血量只有1000,但是七层的角蝇,楔蛾,黑色恶蛆非常的恶心人,所以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才能站稳。战士堵墙,道士加血打防,法师往地上铺火墙。升级的同时,小白还能有不错的收获,小白能爆出很多装备,包括祖玛武器在内!小白的形象还是有点亲切的,而且现在看来还有点呆萌。

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基本全胜,为何调到北方打鞑子军就没怎么赢过?

答:在戚继光有生之年,他所带领的戚家军,始终是神一般的存在,南征扫北,未尝一败!提问问题的网友说“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基本全胜”,口气还是有些怯生生、不自信。说明他对戚家军了解太少了。我可以付责任地告诉你,戚家军在对阵倭寇时,不是“基本”全胜,而是全部全胜。不但全胜,而且胜得惊艳,胜得漂亮,手段直接,不用讲究太多战术,面对面,硬碰硬,遇敌必亮剑,亮剑必胜,除倭干脆利落,自身极少有伤亡。

嘉靖四十年(1561年),新练成的六千戚家军,靠一双脚板,身背五斤小米,翻山越岭,迂回转战上千里,在短短数日之内,在新河、花街、上峰岭、藤岭、长沙等地频频出击,神出鬼没,十三战十三捷,天下名扬。在清除江浙一带的倭寇后,移师福建,与敌激战于横屿、牛田、林墩,三战皆捷,倭寇震怖,犹如鸟兽散。此后,连续发起平海卫、仙游、王仓坪、蔡丕岭四战,将福建境内的倭寇清洗得干干净净。

倭寇都往哪儿逃呢?放眼东南沿海,实在没有容他们依附之所,被迫窜往安南。安南是哪儿?就是今天的越南一带。戚继光都不屑亲自出手,分遣部下追至安南,将倭首吴平的脑袋割下带回,这才心满意足。随后,戚继光变换了战场,带领部分戚家军调往京师,督阵蓟辽。注意,这部分戚家只有三千人而已。三千人,而且是步兵,除非是孙悟空或观世音菩萨显灵,否则是不可能吃掉数十万鞑靼骑兵的。

所以,在京师,戚继光向隆庆皇帝提出对付鞑靼的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练十万戚家军,堂堂堂正正出征鞑靼,扫除心腹之患,一劳永逸。中策是在不能满足练十万兵的前提下,退减为练五万兵,练成之后,虽然不能进剿鞑靼,也可以抵挡他们扰边,可使边境获得十数年安宁。下策是在不能满足练五万兵的前提下,再减为练三万兵,虽然不一定能抵御鞑靼侵犯,却也可乘隙一击,使之不敢太过肆无忌惮。

但是,这上中下三策中,隆庆皇帝都没法采用。最后,是戚继光自己抽调出蓟镇现有兵力中的三万人来进行了一些简单训练。请问,这三万人能算标准的“戚家军”吗?不能算吧?但是,戚继光还是利用自己带来的三千纯正的“戚家军”和这三万人合在一起,于隆庆二年(1568年),大破朵颜部酋长董狐狸入寇的蒙古铁骑三万,俘董狐狸侄子长昂,董狐狸仅以身免,逼董狐狸扣关请罪。

万历三年(1575年),长秃率兀良哈铁骑五万入寇,戚继光出塞包抄,团灭这五万蒙古骑兵,活捉长秃。此后,十余年间,鞑靼慑于戚继光之威,敬而远之,不再敢犯边。作为一代名将,没有了敌人,没有了对手,是很寂寞的。万历十一年(1583年),戚继光无限寂寞地告别了边塞。戚继光和戚家军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横绝一世的神兵天将,值得我等后人引以为傲,膜拜永远。

 7/7   首页 上一页 5 6 7 下一页

文章TAG:攻沙  图鉴  魔化白  玩法  野猪  
下一篇